[唐辉]家庭教育反思记--《小孩不笨2》观后感

2013年10月9日  浏览:2928 作者:唐辉 来源:甘肃快乐妈妈读书会
 

昨晚,经老婆的强烈推荐,我很不情愿地看了《小孩不笨2》,随着剧情的一步步展开,我的心不止一次地发怵、抽搐,甚至泪流满面。剧中主人公的遭遇和我的家庭、我的教育经历何其相似。从这部影视剧中,我的家庭教育观被主人公的命运一次次地撞击和否定,站在一个观众的角度,看人思己,旧病新痛,于是写下了这些文字,权当是一个问题爸爸的忏悔,对自身的教育观的审视,也算是对当下家庭教育的反思吧!

一、在当今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我们每个人,包括每位家长都挣脱不了世俗的羁绊——对物质的猎取,对名誉和地位的争夺,对金钱的占有,这无可厚非,无法避免!之所以要这样做,除了想让自己活得有价值、有意义,被社会、单位、家庭认可等精神层面的需求之外,还不是想挣更多的牛奶和面包,给孩子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条件,让孩子能在一个相对富足的物质环境中健康成长吗?(我觉得,凡是已经当了爸爸妈妈的家长都会这么想、也会这么做),我们大人本身没有错,但是,人的需要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孩子也一样。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自己的前途,我们把更多的精力和爱心都转化成对位子、房子、车子、票子的不懈奋斗中,没日没夜的打拼,没日没夜的加班,“五加二”、“白加黑”成了生存状态,于是,心力憔悴,力不从心,心浮气躁,这些负面影响,往往在下班后就发泄到无辜的孩子身上,在和孩子有限的相处时间内,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漠视了孩子的想法——没机会参加孩子的班会,没精力检查孩子的作业,没时间看孩子的演出,不屑于满足孩子的一个小小愿望,不听话就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长此以往,日积月累,积重难返,我们在有意无意中扼杀着亲情,在有意无意中挫伤着孩子的童真和自尊,孩子视家长为陌路。在孩子眼中,我们的“大爱”变成了“大碍”,我们的付出变得无足轻重,家长郁闷,孩子委屈!试问,谁之过?

二、由于国度的原因,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对孩子的爱表现得更含蓄、更隐讳,加之大多数家长来自农村,受小时候成长环境的限制,我们无法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对孩子的爱(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爱在心头难开口”),很少用行动赞许和支持孩子的成功与进步,这正是目前家庭教育中的“短板”,也是造成“代沟”的核心原因!其实,一个真情的拥抱,一句赞许的话语、一次坦诚的交流、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小小的手势,足以扫却孩子心中的阴霾,帮助孩子修正错误、树立信心和勇气。站在孩子的角度,也许,一句宽慰的话语胜过100元的钞票;一次真诚的道歉胜过坐拥一辆奥迪。这些举动,对重塑孩子健全的人格、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都非常有益,而这些恰恰被我们忽视了!这些举动,我们对爱人可以无私甚至大胆地表露(也许不是),但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却显得那么苍白和吝啬!试问,谁之错?

三、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我很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在乎孩子的冷暖,却很少思考孩子一个细微举动的意图,一句不经意话背后潜藏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无怨无悔地给孩子端茶倒水,洗衣做饭,承揽一切家务,不让孩子插手,却很少坐下来用心倾听、分享孩子的故事;我们可以自己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却要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不让孩子在外面受委屈;我们可以心甘情愿花重金为孩子请辅导老师,却很少陪孩子一起郊游、聊天和谈心……在物质方面,我们每个家长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孩子的精神需求呢?由于我们对孩子缺乏起码的信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不敢松手,不敢放手,孩子始终在大人的“襁褓”中苦苦挣扎,失去了好多锻炼和磨砺的机会,动手能力差、漠视亲情、好逸恶劳、缺乏责任感和担当意识,都是我们这种爱心“教育”的恶果(也许有些片面)!等我们醒悟过来的时候,才感到追悔莫及!总之,我个人感觉,“孝子”的含义已经被我们这代人用行动改写了,岂不知,是我们亲手造就了家庭的“矮人”,时代的“侏儒”!我们为孩子替代了好多,也失去了好多,试问,谁之错?

为了每个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了每个家庭的和谐幸福,在此,我也强烈推荐,抽出您宝贵的1个多小时,看一下《小孩不笨》,您一定会受益的!

联系我们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和关注……

快乐妈妈微店商城

快乐妈妈微店商城

快乐妈妈公众微信

快乐妈妈公众微信

指导老师微信

指导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