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海娟]民族文化的传灯者——读《经典即人生》有感

2013年3月14日  浏览:5575 作者:武海娟 来源:快乐妈妈读书会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用这句话形容陈琴老师的《经典即人生》再恰当不过了。陈琴老师是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被媒体称为“成功解决了百年来经典教学课程化问题的第一人”。

书中解答了经典素读的各种问题,构筑了一个特别的文化长廊,深入进去,可以品“文”味,去困惑,悟人生。

她的文字,沉潜墨香空灵隽永,深厚的文化底蕴驾驭起经典语句来出神入化,于不经意处往往层楼更上,青出于蓝。很多字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迸发出强大的表现力与生命力。她的语文之忧与素读之道,呈现出一位有良知、有方法、有民族气节的园丁形象!她的经典素读教学札记,揭开了一篇篇经典的神秘面纱。她的大量精辟、独到的书评,引领读者走入艺术殿堂,将古今中外的精彩融汇于此。她对人性的剖析,《当你遭遇钟会时》、《你是惠施手中的瓠瓢吗》,文字深刻、犀利、生动、贴切,拷问每个心灵,面对巨大的利诱,你能做好一个“人”吗?

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使她在经典道路上意如磐石,志似青松。“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言”,经她教的孩子,到小学毕业就能达到相当的文化造诣,不仅让中文本科生汗颜,更令大学教授震惊!经典内容在孩子们心灵扎根,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身心孕育,使教育真正为未来储备精神能量和实践智慧。试想若祖国的语文教育如陈老师所愿,还愁少年不强,国家不富吗?!身为中国人,我第一次深深领略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美轮美奂。

充满喜悦的阅读,使我悟道:做人要有品,有品人自高;处世要学学老庄的超然与快乐;写作要有“气”、“势”、“脉络”,看题立意,由意生篇;育儿要坚定信心,亲子共读;生活的常态要手不释卷,学而时习。有感而发,写了两首诗,一首是《路》,表达走在中华文化这条“路”上的喜悦及“在路上,目视前方”的笃定;一首是《她》,把她喻为灯、曙光、丰碑,表达对她的仰慕与尊敬,但是真正的精髓深蕴于陈琴老师的文字中,我的所有表述都显苍白。

不甘心独阅乐,通过飞信分享给好友后,很多人买了两套,一套自用,一套送给孩子老师。数月后的某晚,近11点了,接到甘肃朋友的短信:“海娟,陈琴老师的书太好了,她推荐的《朗读手册》也很值得读啊!”过年时,一不常见的友人称赞,书太实用了。呵呵,好书在手,友谊长久!

爱屋及乌,因为书而喜欢陈老师,喜欢她的博客。在她的指引下,明白人生路上所有的陷阱都是路径,目视前方,心境也逐渐炯亮如炬……

联系我们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和关注……

快乐妈妈微店商城

快乐妈妈微店商城

快乐妈妈公众微信

快乐妈妈公众微信

指导老师微信

指导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