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娟]我这棵树

2012年11月19日  浏览:4701 作者:河北邢台马文娟 来源:第八期快乐妈妈讲习班

前一段时间,我在老公的单位作了一场名为《家庭教育之路》的讲座,大意是把孩子的成长比喻为一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在演讲的策划和进行过程中,我反思了我这棵树的成长过程,我第一次看清了自己,并且正确认识到了父母对我的家庭教育。今天把它写出来,希望能给各位父母以启发。

高考报志愿是我人生的分界线。在那之前,我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机器,不是我不想“闻”,而是父母和社会不让我“闻”;在那之后,我以高出重点线30分的成绩成为了一名医科大学的学生,我人生的纠结开始了。大一的时候,我就觉得我不适合学医,我可以找出一堆理由,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在当时的制度下,我只有两种选择,一是熬过五年,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再说;二是退学复读,来年再考。我没有勇气选择第二个,所以学校和医院对我来说变成了“监狱”,我一天天地盼着“刑满释放”的日子。毕业时,我是打定主意不再跟医学沾边了,可是社会不允许,如果是管理、英语、文学之类的专业,招聘单位还能接受转行的事,却不能理解我这个医学专业的人,人家说,当医生多好呀,你为什么来我们这儿呀?所以后来我干脆在我的简历里加出一栏专门解释我为什么不当医生,当然,那些都是空洞的漂亮话,其实我真正想写的是“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不爱一个职业需要理由吗?”最后进了一家私营医院做了行政工作,之后又换过几次不同行业的工作,可却总也无法找到我的人生定位。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中国学校教育流水线上的失败产品,刚开始,我以为失败的起始点在那张高考报志愿的卡片上,如果我没有学医,而是学的英语、经济之类的专业,以我的能力,现在未见得会混得很差。可是我为什么会选医科大学呢?因为我的父母和老师以及其他的人都说一个女孩子最好的选择莫过于医生和老师了,而我却是不愿当老师的,我刚刚在“非人间”的高中生活中熬过来,怎么会再进入“非人间”呢?我当时想,当医生吧,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多高尚呀!后来我才知道,理想和现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人不是为高尚而活着,而是为快乐而活着!读到这里,有朋友会说,那肯定是父母逼你学医的吧!我实事求是的说,还真没有,我在报志愿的时候父母并没有干涉,是我自己没有自己的想法,因为我完全不了解这个社会以及各种职业的实际状态,光顾着背书、做题、考高分了,考完重点高中,再考重点大学。又有人会问,你小时候就没有什么梦想吗?我还真有,我小时候给山寨版的芭比娃娃做衣服做得可好看了呢,所有来我家串门的人都会观赏一番,那时候我想当服装设计师,可我妈说服装设计师属于艺术类,生活没有保障。我想想也是,正好那年是初三准备中考,也就放下了,我家的芭比娃娃就再也没换过衣服。关于其他的兴趣爱好,我一概没有,其实我对艺术类的东西非常向往,可是每次当我妈说“你快好好学习吧,咱家就没有搞艺术的,而且学艺术要花很多钱,咱家也供不起呀!”我就都乖乖放弃了。这么多年来,每当我反思自己人生失败的原因时,推论到这里就结束了,结论就是:我母亲打压了我所有的兴趣爱好,让我成为一个没有方向,只会读书考试的人。

因此,我一直认为我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在我准备那次演讲的PPT时,我打算以我这棵树作为反面的例子,我是一棵只有半边的树,父母在给我一些树枝的同时,也剪断了其它的树枝。我想找出四个对比,比如:母亲给了我“品德”的树枝,却剪断了我“兴趣”的树枝。母亲这里找不到了,我又想起了父亲。父亲对我很溺爱,鉴于我没有变成“小皇帝”,所以我把这定义为“赏识”。可是由于他太在乎我了,所以就特别的谨小慎微,这也有风险,那也不安全,于是不经意就剪断了我“勇气”的枝。到这里,我找到了两个对比:有品德,无兴趣;有赏识,无勇气。可是我却再也想不出来了,第二天就要演讲了,我来不及改思路了,所以我坐在桌旁一直想,我回想我在家庭教育书籍里读到的所有理论和故事,和我自己的家庭教育相比较,我还是找不到那第三根树枝。一直到夜里12点,我还是一无所获,那一刻,我心里除了疲惫和挫败之外,还有很多的震撼和喜悦,这么多年了,我第一次发现父母给我的家庭教育是如此的成功,接下来,我把屏幕上我这棵树的所有树枝都画上了,我发现我的善良、诚实、节俭、谦虚、勤奋、能力……这些所有我能找到的树枝都还牢固而粗壮地长在我的树干上,画面上的我俨然是一棵茂密的大树,绝不是我原来所想的弱不禁风的半边树。可是同时,我又有了新的疑惑,既然我这棵树这么好,为什么我这十年来会这么痛苦和迷茫呢?只是少了那两根树枝,就有这么大的影响吗?夜已深,为了第二天的演讲,我不得不暂停了思考,匆匆睡下了。

第二天的演讲中,当我讲到我这棵树时,我不再把它当成反面例子,而是当成一个真实的案例,我想告诉那些家长们,孩子这棵小树的树枝,你只要剪断了一两根,都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很大的影响。讲着讲着,突然之间我悟出来了,我当年那么坚决地不当医生,并不是我多么憎恨这个职业,而是因为我没有选择,当年我这种忍受的心态,让我把学校和实习医院当成了监狱和牢笼,在那五年里一天天地数着解脱的日子,这让我“绝对不当医生”的念头再没有扭转的余地。后来的职业选择过程中,我又缺乏“兴趣”和“勇气”,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而且也不敢随便尝试,空有一身的力气没处使,一直处于“不满于现状,却又不敢做出巨大改变”的状态,相当于自己给自己画了个圈,却又时刻想挣脱这个圈。

以前,我一直对母亲限制了我的兴趣爱好一事多有不满,现在想来,母亲并没有错,当时我家是普通的双职工家庭,母亲极为节俭,为了给我攒大学学费,她辛苦操劳,照顾我和父亲,却从不舍得给自己花钱,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和母亲。我没有兴趣爱好,最大的责任者是我自己,因为我是怯懦的,如果没有母亲的支持,我就不敢尝试。我自己首先没有自信,没有坚持,所以母亲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让我放弃。我相信,那些有很多兴趣爱好的孩子们,不可能都拥有父母的支持。比如我老公,从小就是一个“淘气包”,敢想敢干,有勇气有坚持,如果我也有他那样的性格,就算我母亲怎么说,我也会把我曾经喜欢的东西坚持下来。

同时,我这十年来的痛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我的人生没有别的兴趣爱好,所以我太想从我的职业中得到这种满足和享受,我才会对医生这个职业如此挑剔,不仅是医生,我之后又挑剔过文员、销售、英语老师等等很多的职业,就是因为我觉得它们都不能让我快活和充实。当年,很多人劝过我,他们说:“职业这个东西,最大的作用是谋生,有了钱,你不是想怎么玩都行吗?”我当时想的是,我想要的不只是谋生,而是一份事业,可以追求一辈子的事业。现在想起来,我之所以那样想,是因为我没有可玩的东西,也没有娱乐,就算我有再多的钱,再高的地位,再广的人脉,我也只是一个心灵没有任何寄托的可怜人。我想摆脱这种空虚和落寞,所以我就更认真地去审视每一个职业,结果我只会变得更加空虚。我在演讲中讲到这里时,眼中不禁流出了感慨的泪水,我的心灵也在长达十年的挣扎中得到了解脱。

看着屏幕上的那棵树,我深深地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把我培养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虽然有着兴趣和勇气这两根树枝的缺失,但是,他们却把我其他的枝叶保护地完好无损,让我有这样的能力和底气,不管何时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勇气,都能东山再起。同时,我也为我曾经因为这两根树枝的缺失而彻底否定了他们的家庭教育而感到惭愧。我在讲座中讲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时,经常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黑点的方法,可是今天我才意识到,我在对待自己的父母时,同样的错误却犯了十几年。希望我的故事能给各位朋友们一些启示,我们看待自己的父母,是不是有些苛刻了?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却容易只盯着那几点不足之处不放。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父母都是那一整张白纸,我们都有理由为他们而感到骄傲!

同时,我感谢我的老公。记得在第八期快乐妈妈讲习班的“和谐婚姻”那一课,庄汝伟老师对我们说:“男孩和女孩都是家庭教育的半成品,将来走向婚姻时,是缺什么找什么。”我当时深以为然。我老公就是在我身上找到了他在自己家庭中缺少的温情和理解,而我在他身上找到了纵容和支持。他是一个没有太多条条框框的人,敢想敢干,而这些都要感谢他的家庭,虽然是批评式的教育方式,却没有给他太多的限制。他支持我去寻找自己的兴趣和事业,当我不想也不敢去尝试时,他总是鼓励着我往前走,因为我的思维太固化了,所以有时他甚至是逼着我前进,他的眼光很准,他让我做的每一次尝试,都为我打开了一片新的视野,为我最后进入“家庭教育”这个领域做了有效的铺垫。所谓“近朱者赤”,慢慢地我也拥有了他的勇气和坚持。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想明白,结婚五年来,外人看来,是我一直在照顾他、包容他、赏识他,是我一直在帮他疗伤,其实他何尝不是在帮我疗伤呢?是他,让我那失去了“兴趣”和“勇气”这两根树枝的伤疤之处又长出了新枝,并且迅速地成长,让我终于长成了一棵完整的大树,让我终于拥有了一颗完整的心灵,不但能够坦然地面对自我,还能用积攒已久的能量去包容和帮助别人!

我最应该感谢的是庄妈妈,是她为我开启了家庭教育领域的大门,引领我这只误打误撞、不知所措的迷茫小鹿,逐步走向适合我的人生方向。我参加快乐妈妈讲习班回来后,就开始了我的读书、写作、演讲之旅,每天的生活充实而快乐,虽然面临着很多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依然愿意就这么一直按照自己的心意走下去,我仿佛能听到我所有的枝叶同时生长的声音,我终于迎来了生命的春天!我要做我自己心灵的家长,让我的心灵和事业之树长出尽量多的枝叶,不能为了一味地长高而剪断那些侧枝。这一刻,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我找到了我一直在苦苦寻找的东西。亲爱的庄妈妈,是您帮我找到了可以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并且使我能够看清自己和脚下的路。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认可和支持,同时也感谢各位同学和朋友对我的鼓励,我一定会沿着这条光明之路走出我的幸福人生,做一个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的快乐妈妈!

最后,我想跟各位父母分享一下我的感悟。不要为了让孩子全心全意学习而故意不去培养他的兴趣,也不要为了让孩子成名成家而执意去强迫他的兴趣。兴趣和爱好是一个人的灵魂之本,他的心灵是充实的,他的生命就是丰满的,哪怕全世界的人都不理解他,哪怕遇到再大的挫折和困难,他的心灵都会有所寄托,而不致于走向极端。父母常对孩子说,在这个世界上,靠谁都不如靠自己,这里的“自己”不仅是指谋生的技能,还包括强大的内心。拥有兴趣和爱好的人,更容易适应他暂时还无法改变的大环境,更容易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不要像我一样,不能珍惜已经拥有的教育资源和背景,反而去苦苦追寻幻想中的职业,在人生最美好的十年中却一直郁郁寡欢。不夸张的说,正面健康的兴趣爱好是父母为孩子投资的一份心灵保险,能让孩子有一个能让自己高兴起来的途径,从而在面对逆境时能够拥有阳光豁达的心态。同时,它对孩子以后的学业、事业、爱情、婚姻、家庭都会产生我们现在还无法预料的正向作用。我们常说,一个人幸福或是不幸福,没有任何的外在标准可以衡量,亿万富翁与渔夫的故事已经被我们讲了很多年,它说明一个人是否幸福取决于他是否拥有一颗能够随时感受幸福的心。我建议,父母们在为孩子营造幸福生活,并且培养孩子创造幸福的各项能力之余,还应该关注孩子对幸福的感受指数,对于一个每天被幸福快乐包围着的孩子来说,这世上还有什么事能难得住他吗?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孩子的幸福,并且和孩子分享我们的幸福,也许有一天,你会在不经意中发现,你周围的一切都没有改变,你却变得比以前更幸福了,那就是你为你自己制造的幸福人生!

联系我们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和关注……

快乐妈妈微店商城

快乐妈妈微店商城

快乐妈妈公众微信

快乐妈妈公众微信

指导老师微信

指导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