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娟]放下就是快乐
我读中学的时候,曾经看过一本书《放下就是快乐》,那是我曾买过的少数几本“闲书”之一,它是由许多小故事组成的,我当时觉得这些故事很有人生哲理,对我的成长也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没想到,十几年后的今天,我才真正理解并做到了“放下”,当我想要描述我此时的感受时,脑中一下子出现了这六个字“放下就是快乐”。
昨天,我和老公大吵了一架,五年来最激烈的一次,我们两个人像疯子一样指着对方吼叫,老公还砸了东西,那场景太可怕了,绝望中我选择了放弃,可是又因为一件事的发生,让我想开了,放下了,不再执着了,然后我和老公相拥两泣,重归于好。当时我就想,我要把我的心路历程写出来,或许能帮助有相同经历的姐妹们,而且我们夫妻所经历的一切本来就是家庭教育的结果,或许也能应用到家庭教育中去。同时,也能提醒我自己时刻保持这样平和的心境,不要再在执着和自我当中迷失。我和老公都愿意揭开我们的伤疤给大家看,从而能使更多的人不再受这样的伤害。
看过我前几篇文章的朋友可能知道,我和我老公有着截然不同的成长经历,当然这可能正是我们热恋时相互吸引的地方,却也是婚姻中矛盾的根源。我是标准的好孩子,好学生,他是标准的“坏”孩子,“坏”学生,我之所以打上引号,是因为我清楚的知道这种“坏”是家庭和社会的问题,不是我老公的错,可是却成为他人生的祸根。我是一路从掌声和鲜花中走来的,我在父亲的赏识中自信,在母亲的冷静中自省,自认是一个知书达理、自尊自信的人。但是这也导致了我不习惯接受批评,或者说不能被人随便批评,我属于自觉自省的一类人,最怕自己对不起别人或是伤害了别人,如果我觉得别人的批评不合理,我也不会接受,而且我有流利的口才为自己辩护,在“理”字上,属于不占便宜,但也决不吃亏的类型。我老公是在批评和责备当中长大的,他在父亲的要求下提前一年上学,而且之前没上过学前班,并且刚跟随父母到新城市定居,没有朋友、没有玩伴,一年级的同学们早就在学前班学会了很多知识,只有他还不能从一数到一百,所以他从来都是最后一名,从来都是那个被老师请家长和被父母训斥的一个,因为体格又瘦又小,经常被同学们欺负,被人打得鼻青脸肿,回家还要被父亲再打一顿,因为他父亲的原则是“只要你打架了,我就打你!”不问青红皂白。实话说,我公公是一个非常有文化有素质的人,我很敬重他,我写这篇文章也不是为了批判父母,因为那不是父母的错,而是时代的问题,或者是一代又一代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观念问题。可是每次想到这些事情,我都为老公感到心痛,我想问问我公公:您打他是为了让他不再打架,难道别人欺负你儿子,他不还手,别人把他打死,您就开心了吗?您就教育出了一个不打架的好孩子了吗?但是这个问题我可能一辈子也问不出口,公公年纪大了,每天给我们做好吃的饭菜,他有他爱儿子的方式,我觉得我们作为儿女的,只要做到一件事——孝顺,就可以了,怎能去翻这些陈年往事?但是想想那个弱小的身影,一个5岁的孩子,没有任何依靠,没有任何帮助,一个人在充满了批判和暴力的环境中求生,难道不可怜吗?我老公就是这么熬过来的,后来离家出走过几次,也在社会上混过,因为他没有朋友,只有坏孩子才跟他玩,好在在我婆婆的引导下,他没有真的学坏,他成年后在人生的选择上,我的公公婆婆还是很尊重和支持他的,所以他投入到他能找到成就感的计算机行业,成为一名很有潜力的软件工程师,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可是幼时的经历,却成为他解不开的心结,而且在依然只有批评没有赏识的家庭中,越系越紧,一听到批评就发火,父母喊的声音大,他的声音更大,父母就更认为这孩子有问题,不断地挑毛病,老公就更逆反,争吵成了家常便饭。我们结婚后,每次争吵,我虽然不能在行动上偏向他(毕竟公婆是长辈),但却一直在心理上支撑着他,告诉他他没有错,我理解他,但他们毕竟是你的父母,而且上了年纪,还是不要让他们太激动。其实老公也不是不孝,父母为他做的他也都知道,只要有人理解他,知道他的不易,他也就释然了,而且我一直用我父亲赏识我的方式赏识他,帮他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事业上也越做越好。所以我们结婚五年来,家庭越来越和睦,也算是其乐融融的四口之家。可是我们两人之间也有问题,我擅长赏识,他却擅长批判,以我的性格如何受得了!两个都对指责异常敏感的人,就这样走进了批判与反批判的恶性循环。一件小事,能让我们从晚上9点吵到凌晨6点,他口才没我好,最后总是吵不过我,先认错了,可是心理上却依然在“为什么错的总是我?”这个心理阴影上纠结,这个阴影就像一个恶魔不断地啃噬着他的内心,折磨着他,也折磨着我。每次吵架,他都指责我,想让我先低头,可是我认为我没有错,为什么我要违心地承认错误,我就要跟他解释,可是解释又变成了指责他,然后他又更加猛烈地指责我,我就更委屈,更要解释,战争就这样愈演愈烈,没完没了。这种情况从刚结婚时的频繁上演到现在的偶尔发生,每一次我都感觉到深深的绝望,可是我做不到违心地承认错误,即使我做到了,他也不当真,觉得我是在敷衍他,战争还得继续,可是我确实不认为我有错,如何能真心地承认错误?我觉得我快要被折磨疯了,无数次地想要解脱,想要逃离这段婚姻,可是每次都是他在最后关头把我拉回来,所以也确实都是他认错之后争吵才能结束。我毫无胜利者的感觉,那种疲惫3天都缓不过来,我知道他也很累,看起来一切都过去了,其实却一次次地在加深着那个心结。我们两个就像小水坑里的两条小鱼,怎么挣扎也挣扎不出那个小水坑,回归不了大海。昨天这种战争又爆发了,而且因为某些别的原因,异常激烈,我们最终决定要离婚,虽然我知道离婚后我们两个的路都不好走,两方的家庭都平静不了,但是那一刻只想解脱。我前段时间看了刘艳艳向我推荐的净空老法师的《和谐拯救危机》,我想我为这个男人奉献了五年,却落了这么个结果,我还不如用我的余生去做善事,反正我不在乎吃也不在乎穿,没有什么物质需求,不管是去做尼姑还是去做修女,或者是去贫困山区支教,反正为谁奉献都比为这个男人奉献一辈子强。这时我们却发现怎么也找不到结婚证,后来婆婆回来了,又劝我们两个,我这边有些松动,老公那边是赌着一口气,我要是不离,他也不会离。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做了,自己父母那边又不能说,我就给庄妈妈打了电话求助,庄妈妈那边正有会议,还是在百忙之中给我回了电话,让我非常感动。庄妈妈希望我先不要离婚,劝导我要用爱去包容他,去帮他成长,我告诉妈妈我已经这样做了5年了,妈妈说那就先冷处理一下,不要激化矛盾,慢慢来还有转机。于是我听妈妈的话,和老公开始了又一轮的沟通,我本身是抱着求和的心理的,结果我们两个又限入了那个怪圈,一番争执之后,他问我愿不愿意改变,能不能真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回答说我不能,我想如果一个人必须把自己认为对的说成是错的,把自己认为错的说成是对的,不是一次两次,是一辈子,我是真的不觉得这样的人生和死了有什么区别,那将是多么的压抑啊!而且,凭什么让我来做他自己父母家庭教育的替罪羊,他对父母的不满最后发泄到我身上,这公平吗?我有我的尊严,我有我的骄傲,我有我的原则,虽然我不知道离婚后我能不能快乐,但我知道在这样的婚姻中我最后很有可能会疯掉的!我当时想,不管如何,我是肯定要离婚的!
正在这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我公公回来了,他进门看到我老公,就开始批评他,说他昨天在外人面前如何如何不给自己面子。我当时很担心,本来我们两个吵架已经心情很不好了,公公还来火上浇油,我老公又要爆发了。没想到,老公表现很好,公公在那一直不停地说了5分钟,我老公一句话都没说,结果公公还不停下来,我老公的忍耐限度到了,他们两个人开始吵架,我不知道该劝谁,我想我都要和他离婚了,我也没有立场再劝谁了,所以我给婆婆打了电话,然后去了洗手间。等我从洗手间出来的时候,公公已经被婆婆用电话转移了注意力,去客厅接电话了。我看到的景象就是老公壮实的身躯孤零零地坐在餐桌前,脸上没有表情,在那发呆。我感觉心里酸酸的,我觉得他好可怜,好凄凉啊!以前,这种时候,我都会坐在他的身边握着他的手安慰他,我们就像一个战壕的战友,可现在只有他一个人了,他能再次面对这样的孤独吗?但是让我现在坐在他的身边,我却坐不下去,我默默地回了房间,我开始想象离婚之后他的生活,家长和周围所有的人还是会批判他,认为一切都是他的错,顶着一个失败的婚姻,这种批判会来的更猛烈些,可那时却再也没有人会帮助他,以他的性格很有可能会悲剧收场,如果他出了什么事,他父母就这么一个儿子,又怎么受得了这样的打击?哪怕离婚后我可以很平静地生活,可是这样的消息传到我的耳中,我真的就心安理得吗?我心中会不会有愧疚?我会不会郁郁寡欢一辈子?我的父母是不是也会为我担心一辈子?最后两个家庭都成为这场婚姻的牺牲品,这就是我想要的吗?不,我做不到。这时,我想起了巧红姐的故事,她能对丈夫那么包容,为什么我就不可以?突然,我又想起了《和谐拯救危机》中净空老法师所说的话。净空法师说:“人家问我,佛在哪里?我就指着他说,佛就是你自己。只要放下执着、分别、妄想,你就是佛。”我反思自己,我这种对于自我的坚持,是不是也是一种执着呢?如果我可以放下一切的东西去出家,去做善事,为什么我不能在这个家里修行呢?为什么我不能放下我的执着呢?突然之间,我豁然开朗,我终于认识到了我的错误,我对于自我的过分执着,其实也是对其他人的一种伤害。就像是,就算我们不杀生,我们吃蔬菜,对于我们来说,蔬菜只是充饥的食物,但对于蔬菜来说,却意味着死亡,我们人类却认为那就是蔬菜的使命,它们长出来就是给我们吃的,毫无感恩之心。对我们来说,我们做的是对的,对蔬菜来说,我们做的是错的。自然界的食物链不也是这么回事吗?一环又一环,吃的为了生存,被吃的走向死亡。我32岁的人生,第一次怀疑,这世界上真的有绝对的对与错吗?如果没有,又有什么是不能放下的呢?那一刻,我真的放下了,彻底的放下了,我决定,我要在这个家里继续我人生的修行,我要放下我的执着,我要用我的爱去包容我的爱人和所有的人。于是,我站起来,我走到老公的身边,我向他伸出了手,我说:“我们回家吧!”老公垂着的头猛地抬了起来,用一种不可置信的眼光望着我,眼里闪着希望的光芒,我想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当时的场景,那就像是一个走失的孩子找到了妈妈,那一刻,我知道,我做对了!他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我对他说“老公,我把一切都放下了,我知道我以前做错了,我为我给你造成的伤害向你道歉,从此以后,我愿意做你的吸尘器,把你心里的灰尘都吸到我这里,我不求你如何回报我,我只希望你也能放下,不是对我,而是对你的父母,放下心中对他们的心结,快乐地生活下去!”老公一下子抱紧了我,他说“我不要你做我的什么吸尘器,我只希望你理解我,能够让我感觉到我们是平等的,而不是只有我是错的。”我说“好的。”我向他描述了我刚才在他抬头看我时的感受,他“哇”地一下子哭了出来,我们两个抱头痛哭,那一刻,我清楚地确认,我选对了路,同时,我也找到了32年来最快乐的一次解脱。
我流着眼泪写完了这些,我相信,我们两人以后的人生会更加美好,可是我也知道,要想真的做到“放下”,是非常艰难的。以后还有很多坎坷的心灵之路要走,我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现在这样平和的心态,能够在每一次想重重地“拿起”时,都能轻轻地“放下”。当然我的这种顿悟,离不开很多人的成全,在这里,我感谢庄妈妈在我人生最绝望的时候对我的无私帮助和开导,感谢刘艳艳同学向我推荐的《和谐拯救危机》,感谢在这部记录片中净空法师的讲解,感谢白巧红老师分享的人生经历,最后,还要感谢我公公在我和老公快要决裂时对我老公不经意的批判。如果没有这些力的相互作用,我可能现在还在苦苦地挣扎!
同时,我也希望能用我的故事给朋友们一些启发,我们这些80后90后的夫妻,真的是不容易做到“和睦相处”,我相信,对于“自我”的追求不会只是我一个人的执念。当然,我们需要追求自我,我们也可以张扬个性,这是人性的一部分,让我们可以更有创造性,更有独特性。可是,当我们的婚姻因此而受到威胁时,当我们因为自己的“执着”而变得不幸福时,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尝试着“放下”,说不定,“放下”之后能得到“执着”时得不到的快乐呢!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我真的想对诸位父母们说,关注孩子的心灵吧!也许我们现在关心的只是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能不能事业有成,可是我想我们应该想得再远一点,我现在觉得,将来我们孩子的婚姻是否幸福,家庭是否和睦,完全取决于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我相信,没有一个家长能够容忍自己的孩子在具有高学历和高收入的同时,却顶着一个失败的婚姻,并且终生为此所困,不得解脱。我们给孩子爱和包容,他们就学会了爱和包容未来的爱人和孩子,我们给孩子伤害和挑剔,他们也同样把这些应用于他们的爱人和孩子。现在,大部分的家庭对孩子的爱和包容还是太少,虽然很难说出口,但我真的觉得,大部分的父母都是“贪得无厌,得寸进尽”的,每个家长都在心中为孩子设计了一个光辉形象,并且为了这个幻想出来的东西付出一生的血汗和努力。小时候他希望你听话,别给他添麻烦;上学后他关注你的分数,眼睛总是瞄着第一名或是100分,或者是别人的孩子,高中时他愿意付出一切,只要你能考上大学;毕业后他希望你能找到高收入有面子的工作;如果你觉得你算是完成任务了,那你就太幼稚了,谈恋爱他希望你找一个家世好有钱有能力的对象,你按照他的标准找到了,他马上就开始替你计划结婚和生孩子的时间表,你按照这些做了,你再次觉得你完成任务了,我只能说,路还长着呢!五六十岁的父母变得更加“贪心”了,这时候,他已经不像以前,在每一个年龄段对你有一个主要的要求,他现在希望你成为“全能选手”,担心你婚姻不和谐,担心你事业失败,担心你没有可用的朋友,担心你开车出事故,担心你作息时间不规律,担心你再不生孩子就不能生了,担心你不孝顺,担心你抽烟得肺癌,担心你喝酒得酒精肝,甚至看到你脸上偶尔长出的小痘痘,都要担心你身体有毒素需要排毒!所以我们会发现,以前那个在你小时候忙于事业而不怎么关注你的父母,突然之间,变成了你头上的紧箍咒,让你永远没有喘口气、赏识一下自己的机会,因为在他们眼中,你永远是不完美的。如果有一天,你因为觉得伴侣不理解你,不包容你,每天吵得鸡犬不宁,你觉得你们性格不和,想要离婚,你的父母一夜之间愁白了头,他们劝你要包容,要想开点,那个时候,他们愿意用所有的一切,换你一个完整的婚姻,他们说那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好了,你听了他们的话,和伴侣重归于好,你想不到的是,他们知道你不离婚,终于放下心来的第二天,就要和你谈谈你的事业发展问题,因为你的思路和他们不一致。好了,你听了他们的话,改变了发展策略,他们马上就提出了你的生活习惯问题……只要你不达成他心目中的光辉形象,他们就永远不满足,他们就觉得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他们没有发觉,我们的人生正在复制着他们的生活,有很多人对外人非常和气和宽容,只是对自己的伴侣有诸多的不满,首先要长得好,长相好还不行,还要有气质,有了气质还要事业有成,事业有成了还要做家务,做了家务之后还要时刻体贴,时刻体贴之后还要注意不能和异性过多接触,最后都做到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要听我的话!我们在和爱人相处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贪得无厌”,我们跟谁学的?学校?社会?不是,因为我们对外人总是那样彬彬有礼,我们对待家人的方式正是跟家人学的,是我们的父母用了几十年身体力行地教导我们的,等我们因为这样的互相不包容而走向婚姻的边缘时,父母们又指责我们的自私和苛刻,这世界上还有比这更苦涩的笑话吗?
说了这么多,我只想对已经为人父母或是刚刚组建家庭的情侣们,说一句“放下吧!”尊重自己和自己爱的人,承认人与人习惯和观念的差异性,试着放下对与错,放下心中的执念,以一种新的宽容的眼光来看待你心里认为最应该严格要求的亲人,让这种世世代代的不能挣脱的轮回,在我们这一代终结,也许你会发现真正的幸福就在某个人生的拐角处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