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娟]为孩子的骄傲而骄傲吧

2012年10月11日  浏览:7926 作者:河北邢台马文娟 来源:第八期快乐妈妈讲习班

 新华字典里,“骄傲”一词作形容词时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意思:一是指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比如“骄傲自满”;二是指自豪,比如“我为你骄傲”。两相比较,两个释义都有“认为……了不起”的意思,只不过,前者有看不起别人的意味,而后者没有。我之所以会如此研究这个词,是因为我老公的成长过程一直被这个词操控着,我想看看这个词的魔力到底在哪里。

我老公从小生活在打击式教育之中,公公婆婆都是很好的人,素质都很高,却不肯轻易夸奖孩子,孩子做的对的地方,他们认为本应如此,不轻易说一个“好”字,与孩子的交流多数是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再加上我老公从小学习很差,所以这种批评式教育一直是家里的主旋律。有**的地方就有反抗,我老公极具反抗精神,所以家里总是会出现因小事而引发的打击与反驳交织的辩论和争吵。虽说是为了小事,可最后往往会发展到双方完全否定对方,甚至说出许多伤感情的话来,让人担心不已。

9月中旬,我从许昌参加“快乐妈妈讲习班”回来后,一直在家里有意无意地播放《赏识人生》的光盘,希望能够帮助他们解开彼此的心结,我们全家都觉得这个“赏识”的理念很好,大家也就此展开了一些讨论。老公问婆婆为什么从小就不肯夸他,只会批评他,婆婆说老公禁不得夸,一夸就骄傲,老公问她自己什么时候骄傲了,婆婆想了想,给出了一个事例。老公的一位小学老师曾经语重心长地对婆婆说:“你儿子不能夸,一夸就骄傲,成绩马上退步,批评批评,敲打敲打,还能多考几分。”那时,这话就在我婆婆的心里扎了根。二十年过去了,老公依然记得这位老师让他在教室外面罚站的情景。

听到这里,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让我想不到的是,老师的一句话就能如此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这个孩子以后的人生。我想问,这位老师是在批评了几次和夸奖了几次之后得出的这个结论?答案很可能是:批评了无数次,夸奖了一两次。试想,一个天天被批评的孩子偶然有一在因为多考了几分而被老师夸奖了几句,他一下子感觉阳光终于照到自己身上了,请问,他有什么理由不灿烂一下呢?就算是我们自己,升了职,涨了薪,不也得高兴几天吗?不对,我们可以高兴,但我们不能表现出来,怕别人说我们骄傲,说我们翘尾巴,我们只能夹着尾巴偷着乐,过着表里不一的生活。

这时,我想起了那句名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难道这句被我们传诵了多年的话是错的吗?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我看到“骄傲”在字典中的两个释义,才豁然开朗。两个释义“自以为了不起”和“自豪”中都有“自”字,说明“骄傲”这个词是用来内省的,而不是用来检测他人行为的标准,不管是“自以为了不起”还是“自豪”都是个人内心的感受,而无法用外在的客观标准来衡量。一个人做了什么算是“自以为了不起”,做了什么又算是“看不起别人”,根本就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一个人骄傲自满了,也只是你的内心感受而已,不能以此来批评别人,因为你所看到的表象无法证明他这是骄傲自满还是骄傲自豪。可见,“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它是用来内省自身的,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因为已有的成功而看不起别人。

所以,父母们,老师们,不要再敌视孩子的骄傲,孩子的喜悦和快乐本没有看不起别人的意思,是我们在不断地提醒着孩子,他们还可以看不起别人,这就像我们骑自行车的时候前面有个小坑,我们千方百计地想要避开它,最后总是会不偏不倚正好轧上它,有时候, 你越担心越防范,你所担心的东西就越会成为现实。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骄傲而骄傲吧,孩子的骄傲是自尊和自信的表现,引导孩子为了自尊和自信而努力学习,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尊重别人的自尊和自信。我们千万不要做一边打压孩子的骄傲,一边抱怨孩子缺乏自信心的矛盾行为,也不要把我们的孩子都逼成“喜怒不形于色”,“表里不一”的小老头,那将是整个社会的悲哀与不幸!

正确地对待“骄傲”二字,将是赏识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关卡。我老公的故事如今依然发生着并且还会持续存在着,希望这种困扰他二十年的噩梦一样的生活不会再成为我们下一代人的心结。希望我们的孩子们能够为了他们自己的骄傲而向前奔跑,而不是为了得到我们的认可,为了不触及我们那根“骄傲”敏感神经而匍匐前进。

联系我们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和关注……

快乐妈妈微店商城

快乐妈妈微店商城

快乐妈妈公众微信

快乐妈妈公众微信

指导老师微信

指导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