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海娟]失而复得的皮手套
2012年3月7日 浏览:5005 作者:武海娟 来源:
鬼使神差,戴了多年的黑色皮手套竟不知丢到哪儿了,这双手套耐脏耐磨,隔风保暖,美观大方,每到寒冷的冬天,就成为我不可缺少的好伙伴。
丢了也就无可奈何了,但8岁的儿子特别惋惜,不停地追问前前后后的细节。才看了一篇文章,说“人生最重要的教育是行为教育,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处处留心,建立孩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由此打印了两份“寻物启示”,张贴在可能丢手套的婆婆家属院和我们家属院门口。每逢路过,儿子都要看一看,并寻问相关内容。这一行为让他知道了“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也知道了“启示”的写法。
两天后的傍晚,我刚到家属楼下,儿子就在楼上高喊:“妈妈,我送你个礼物!”我不以为然,因为儿子经常会恶作剧地送我个洗澡的泡泡,甚至刚扣出的鼻屎。上楼后,他竟顽皮地从书包里掏出我丢失的皮手套!
哈哈!意外之喜!原来手套丢到婆婆家属院,人家还给了儿子!我高兴地抱着他转个圈,立刻想到,要知恩图报,教会孩子感恩!因此,诚恳地邀请他陪我去谢谢人家。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不要以为只有当您同孩子谈话、教导他,或命令他的时候您才在教育孩子,在生活的每一个时刻,即使您不在家的时候,您都在教育着孩子。您怎样穿衣服、怎样与别人交谈和怎样谈论别人,怎样高兴和忧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一切对孩子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提醒我,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孩子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成为儿子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