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法]床前明月光
这声音虽不悦耳,但有可能很耐听。要不怎么就成了女儿的睡前必修课呢?就那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加上吐字并不清晰的男中音,竟就驻入了一种神奇的功能——催眠。
催眠也是需要功夫的,你总不能天天哼一支曲子吧?那太单调,无法满足女儿大量的信息需求。所以你得有容量,你得变着法儿更新催眠内容,所以从襁褓里的儿歌开始,童话故事、名人传记、上下五千年、唐诗宋词……不断变换,这生活倒也因此而生动起来。
有时我就想,这个世界上,也许只有女儿喜欢听我的声音了。——因为老婆明确表示,她不爱听我说话,其他人更不用说了——所以每晚睡觉前,当女儿娇娇的喊:“爸爸,给我讲故事!”,我就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成就感、充实感、幸福感、快乐感……等等等等。以前老是孤芳自赏,现在至少有一个人欣赏我了。而且还有一种很深很深的感悟:被人需要,真的是太快乐了。
便捧起一本书端端正正的坐到床前。就着暖暖的光开讲,诵经一样。因为是诵给自己的孩子听,所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字要认清,音要读准,要心平气和,要充满爱心。如若因自己的无知或一时疏忽而误人子弟,岂不会给国家和人民造就一个庸才?
我决计不干这种追悔莫及的事,所以手边常放一字典,以备不时之需。但普通话的水平却实在不敢恭维,我便诚恳的说:“王一凡,如果我的音读错了,希望你能帮我纠正一下。”女儿很认真的说:“没事,你读吧,我会给你纠正的。”
她真的很负责任,开始支起耳朵,以评委的眼光听我的诵读,并不断纠正我的发音。有时她妈会在一旁偷偷的笑,弄得我好伤自尊。幸而我广闻博记,知道有个成语叫:“不耻下问”,还知道孔老夫子的“三人行必有吾师”,所以我虚怀若谷的对自己说:读自己的书,让她妈笑去吧!
有一天晚上我照例端坐唱诵,正抑扬顿挫,女儿打断我说:“爸爸,我感觉你的普通话进步多了!”我看着她,一副很诚恳的表情,不像是在笑话我,便又读了几句,咦,真的,自我感觉比原来好多了。我信心大增,谢过女儿的指导后,又生一感悟,便一本正经的对女儿说:“王一凡我告诉你,朗读不但能增长知识,更能锻炼自己的口才和提高普通话水平。”孩子点头称是。
还有一个障碍:吐字不清。我老家驻马店,“四”、“十”不分,所以读书时经常经常让女儿很迷茫,待到弄清是我的发音问题后,她便叫我读“si四”、“shi十”。我深刻的记得刚来许昌时,因为“si、shi”闹了很多笑话。有一次上班,我在巡查本上记下某某有违纪现象,日期是:某年某月14日14时,老板娘煞有介事的说:“新法,你的日期呢?”我便走过去,很负责的指着时间一栏:“这不是么:si si ri si si si……”哄——的一声,几个女生全部笑倒,我也差点给震于桌下!
幸而有王一凡,我的“四”和“十”慢慢地区别开来。后来到了
后来又发现一个问题:我因为有咽炎,嗓子老是不清爽,读书的声音也不洪亮,很苦恼。老婆便开一处方:戒烟戒酒戒生冷刺激。王一凡一听也来精神了:“爸爸你不吸烟嗓子一定会好。”我本来不良嗜好就不多,只是偶尔“烟”一下,听她们这么一说,便逐渐减少烟次。结果发现一个真理:吸烟的数量与嗓子的质量成反比。看来戒烟乃天意也!
按照女儿的标准,我现在的普通话水平基本可以达到六级。我便操着这六级普通话,孜孜不倦的进行着睡前诵读,往往是几个故事后,那边已“梦游天姥”。那一段读《孔子随喜》,我正津津有味,余兴不减,而王一凡则早已“梦达吴越,飞度镜湖”了。
这时便轻轻的将灯关上,踏着丝丝爱和乐的旋律走出房间。看见窗外一天的月色,忽然感觉人生的美好,就想起那千古的:“床前明月光”。此时,夜未央,人将阑,我便回到自己的卧室,看一会自己的书,待到睡意侵袭之际,便置书关灯,和月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