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海娟]与“快乐妈妈”相见恨晚
小学同学聚会上,听说了“快乐妈妈”
就在那个星期三的晚上,我怀着期待的心情,约了一个好友到了“快乐妈妈”读书会,见到了满脸笑意的
每天倘佯在美妙愉悦的音乐中,生活一下子充实美丽起来。原本打算与五岁多的儿子一起配乐读书,谁知小傢伙死活就不张嘴,无奈只好自己读。儿子一旁玩着问着我读的内容,并不停地要求:“妈妈,你读一句给我解释一句!”这样坚持了几天,一晚我又读书时,刚读“弟子规”,他就接“圣人训”,再读“首孝悌”,他接“次谨信”……不知不觉竟能背下“总叙”与“第一章”的大部分内容。我异常惊喜,夸张地拥抱、亲吻他,小傢伙得意洋洋,像打了胜仗的英雄。此后,就主动要求我读《弟子规》了,偶尔我偷懒时,他还坚持:“妈妈,没读书呢!”——认识“快乐妈妈”,使我家音乐袅袅,书声朗朗。
我期待着每个星期三的到来,在这个短暂的夜晚,在“快乐妈妈”精心构筑的育儿平台上,我观看了《送儿上耶鲁》、《区奶奶的育儿经》、《你说容易不容易》、《冯德全早教方案》等等精彩实用的光碟。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这些丰富的知识和营养,并学以致用,在今年暑假为9岁的外甥女和儿子举办了“书画、折纸展”。这个展览把外甥女和儿子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废寝忘食地习画、折纸。几十幅画、几十个折纸作品的展览,在家属院引起了小小的轰动。院里的爷爷姥姥、叔叔阿姨对他俩大加夸赞,两个孩子获得了人生的一笔精神财富,外甥女激动地说:“二姨,我以后要好好学,我知道自己的目标了。”儿子现在学什么都想着要学好,将来可以办展览。——认识“快乐妈妈”,使教育如此快乐简单!
做好中国的妈妈真不容易,工作、生活、孩子让年轻的妈妈们心力交瘁,再加上没有受过系统的育儿教育,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使成长的脚步异常缓慢。这点我是深有体会,自从有了孩子,就逐渐失去了自我,焦虑、急躁,没有耐心,看着孩子磨磨蹭蹭、哼哼叽叽、扭扭捏捏的一些坏习惯,我不由得就来气了,小则大声喝斥,大则发飙动武。朋友们聊天,说的最多的就是“再给50万也不会要孩子了”。自从认识快乐妈妈之后,我才知道“孩子生病,家长吃药”,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并对以前的做法深深自责,对孩子深深愧疚。特别是了解“爱和乐”宝宝的八大特征(总是笑眯眯;晚上不哭闹;喜欢亲近人;提早会说话;脸蛋秀丽可爱;眼神聪慧明亮;左右脑均衡发育,双手万能;长大后智商IQ、情商EQ、尤其是创造力CQ强),了解早教的重要性后,我对没有及早认识快乐妈妈深表遗憾,但并不气馁,对教育充满了希望。甚至渴望再拥有一个孩子,使教育重新再来。——认识“快乐妈妈”,使我在教育的大道上昂首阔步,充满信心!
对我来说,“快乐妈妈”读书会是人生的加油站,精神的后花园。不管多忙多累,星期三晚上我都会早早来到这里,与众多妈妈们一起读书,交流育儿的困惑与难题,再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