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的好景色——我与孩子一起成长
引子 一路上的好景色
珍惜每一个今天,用心品味过程的美好,我们才能领略一路上的好景色,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加充实丰盈,我们的人生也才会少留缺憾。
198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几位朋友带着孩子,结伴去攀登峨眉山。为了能欣赏到峨眉山金顶神秘的佛光、灿烂的日出和壮观的云海,我们艰难地攀登了70多里山路,到了山顶,早已经大汗淋漓,精疲力竭。5岁半的女儿被我连拉带拽,自己一步步爬上山顶。可惜天不作美,峨眉三景,我们一景也没有看到。 遗憾和惋惜之余,那一路上的好景色总让我们难以忘怀:崎岖的山路两旁,硕大的杜鹃花一簇簇盛开,染红了群山;清澈的溪水淙淙流过,奏响了大自然的和谐之音;还有深山里若隐若现的神秘的寺院,路边无名的野花,树上淘气的猴子……
有一天,我突然顿悟到:峨眉天下秀,不只在金顶。这一路上的好景色同样让人回味无穷,同样值得珍惜。
仔细想来,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人生,其实也是一个过程。来去匆匆,不过两万多天。养育孩子时,渴望他快快长大;学习时为了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大学;勤恳工作,是为了能够有一个好的回报……当我们在为成功努力,为目标奋斗时,往往容易忽视过程。
没有目标不可能成功。但是只追求目标、忽视了过程,只追求成功,忽略了成长,却可能与快乐失之交臂。
只有珍惜每一个今天,用心品味过程的美好,我们才能领略一路上的好景色,因此,我更加学会了重视过程,体会过程,享受过程。
旅游时,我不再一往无前的急于登上山顶,而是留意路边的一花一草,一鸟一兽,一山一水,不时回头望望,让美丽景色在自己的心里定格;
读书时,我不再把考试成绩当作唯一目标,而是品味、享受读书带给我精神生命的成长、充实和快乐;
工作中,我不再急于求成完成眼前的任务,而是认真体会着工作给自己带来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教育孩子时,我不再拔苗助长地期待女儿长大,而是用心观察一个小生命成长的点点滴滴,用心体会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时光飞逝,我甚至感觉自己还没有好好体会做母亲对快乐,孩子就长大了,飞走了……
不要等待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不要等到过去了才去追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领略一路上的好景色,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加充实丰盈,我们的人生也才会少留缺憾……
一、收获果实:女儿的到来让我感悟母亲
孩子们是用整个生命来学习的。他们通过看、听、闻、尝、感来认识色彩、声音和味道,甚至认识人和整个世界。母亲通过生育、哺育、教育孩子,成为母亲,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1979年的秋天,我第一次收获了生命的果实。
那一年,国家开始推行“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循规蹈矩、遵纪守法的我,第一次做妈妈,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最后一次。
和天下所有的女人一样,当我发现一个新的小生命开始孕育,自己将要成为母亲时,我就开始遐想她的未来:聪明、健康、美丽、善良、开朗、自信、多才多艺、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我希望人们赞美的所有美好品德和才能,都要在她身上体现;我渴望自己所有未能实现的梦想和愿望,都要在她身上实现;我幻想自己生命中所有的遗憾和缺失,都要在她身上弥补和挽回……
在一阵紧过一阵的痛苦挣扎中,我终于理解了“母亲”这一词汇的真正含义;也明白了老人们常说的“养儿方知报娘恩”的道理。
3天后,我们出院一回到家,立刻就被暖暖的爱包围了。
因为我和老公都是老大,女儿的出生自然就成了全家人关注的焦点。奶奶、姥姥、姥爷、叔叔、姑姑、姨姨、舅舅,这个抱抱,那个看看,怎么抱怎么看都不够。
奶奶、姥姥为她做好的棉衣,织好的毛衣,足足可以穿到3岁。
20岁的三叔抱着这个软乎乎的小东西,犯了愁:“这么小,什么时候才能带着她去看电影呢?”
十几岁的小姨为了给小外甥女取名字,把《现代汉语词典》都翻了N遍,最后无奈地说:“为什么好名字都给别人取完了?”
经过全家人的一番讨论,最后我们决定把这个小家伙命名为“佳佳”,希望她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好上加好”。
孩子来到世间,首先遇到的就是“吃饭问题”——由于奶水稀少,没有吃饱饭,她经常在夜里饿得哇哇大哭。婆婆下了命令:“喂奶粉!”
老公毫不犹豫,把一个月的工资,全部买了 “荷兰奶粉”;当奶粉无法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时,我们又从一个“代乳粉”盒子上的配方受到启发,用黄豆、大米和面粉,自己动手配置“混合奶粉”,保证孩子能够得到足够的营养,让她的身体健康成长。
当初为了学英语,花10元钱买的留声机,这时也派上了用场。《泉水丁冬》《太阳岛上》《军港之夜》等让人耳目一新、亲切动人的旋律,天天从我家飘出。有时,我趁着婆婆不注意,放一张英语唱片,复习一下英语学习的内容。
女儿一听到歌声和英语,马上就会安静下来,睁着大眼睛,静静地聆听。
无论做什么,我都会像对待同龄的朋友一样,耐心地告诉女儿,认真地讲给她听。我不停地对她说话:宝贝,妈妈要开始学习英语了;宝贝,咱们吃饭了;宝贝你看,这是一只黄色的小鸭子;宝贝……
潜移默化,润物有声。尽管不会用语言表达,但她那逐渐明亮的眼神告诉我,她在听,并且在一点一滴地吸收,犹如一棵嫩绿的小树苗汲取阳光和雨露。满怀欣喜地观察一个生命的变化,我这一个月的“禁闭”生活不再漫长,充满着学习和成长的乐趣。
我清楚的记得,她刚满20天那天,我在对她说话时,她居然接上了腔,咿呀咿呀地对着我的脸“说”了起来。
全家人惊讶了,连邻居都跑过来看稀奇。
看着她聪慧的眼神,丰富的表情,我突然感悟到, 孩子是用整个生命来学习的。他们通过看、听、尝、感来认识色彩、声音和味道,甚至认识人和整个世界。而我呢,通过生育、哺育和教育女儿,亲身体验和见证了一个小生命的成长过程,这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
在一个充满爱和温馨的家,在妈妈的读书声和音乐声中,佳佳一天天长大。
丰富的环境,刺激孩子的大脑建立丰富的链接。语言胎教、音乐胎教、文化胎教,婴幼儿的情感培养和潜能开发,这些都是我若干年以后才明白的专业术语,居然都被我不经意之间用上了。
回想起来,也有缺憾:因为不懂得,不知道,所以,没有把母乳喂养坚持到底,让牛奶成了孩子的正餐。直到最近到国外去当姥姥,听到金发碧眼的助产士斩钉截铁地说:“没有母乳,是不可能的!只要方法正确,坚持不懈,一定能够达到供需平衡!”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一个女人,一辈子会有许多社会角色,但母亲的角色就是培养教育孩子。我经常发自内心地感激女儿,让我成为了母亲;感谢女儿,促使我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感谢孩子,给了我精神生命成长的力量,感谢孩子,给了我为实现梦想不断奋斗的动力。
二、重回校园:选择也是一种成长的过程
如果继续学习,我们就没有多少时间来照顾孩子;如果不学习,我们又该拿什么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进退两难的时候,我选择了前进一步。
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当我们从“十年浩劫”的阴影中走出来时,猛然发现,自己心灵居然是一片知识的空白,文化的荒漠。
党中央号召,“要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初中只上了三个月,八年工龄的“老师傅”,即将为人母亲的我走上了自学的道路。
如饥似渴,但又没有方向,我逮着什么就学什么。先学英语,又上夜校,英语上的是电大,夜校报的是初中。白天上班,晚上上课,忙得不亦乐乎。
在职工夜校的初中班上,我第一学期三门课考了300分,老师在班上隆重表扬了我,但我却一点找不到一点成就感。老大不小了,再这样按部就班,等到我学业有成,黄瓜菜都凉了!我应当找到自己的优势,找准自己的需求,学以致用。经过一番努力,我转到了文科中专班。
连续几年的学习,加上繁忙的工作、照顾幼小的孩子,我已经感到身心疲惫,于是狠下心来决定:夜校毕业以后,再也不上学了。
毕业以后,彻底放松了一阵子。我也终于过上了正常妈妈的生活。下班以后,做饭,带孩子,收拾房间,看电视;星期天上公园玩,或者给女儿织一件漂亮的毛衣。
就这样,从容不迫,悠哉游哉地过了两个月。可不知为什么,在轻松自在之余,我的心头有时会飘过一阵莫名的空虚。
这时,我听到了“电大”中文班招生的消息,心头一动。
我和邻居两家六口人聚在一起,围坐在饭桌旁,认真地讨论了一次。
上学,还是不上?
我提出了这样一个“两难选择”——如果我们继续上学,那么我们就没有多少时间来照顾孩子;如果我们不上学,那么,我们拿什么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回想起没有文化、心灵空虚的痛苦,回忆起紧张愉快的学习生活,回味起学到知识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再看看现在无所事事的空虚,我们突然明白:学习,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种习惯,甚至一种生活方式,更何况, “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如果我们自己不学习,我们将无法面对孩子那双渴求知识、渴望成长的眼睛。
选择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夜里醒来我还在苦苦思索。
老公看我实在为难,说了一句话:“进退两难的时候,就进一步——这话是鲁迅说的。”
我的心一下子被点亮了!
我们终于作出了艰难的抉择——应当继续学习。尽管陪孩子的时间会因此减少,但是,至少我们能在家中营造出一个学习的氛围,给孩子做出了一个榜样——爸爸妈妈都在学习。
那年,女儿佳佳刚满3岁。
历史和我开了个玩笑。28岁的我,11年工龄的“老工人”,3岁孩子的妈妈,第一次上大学,居然坐在自己读小学一年级时的教室。
“晚了吗?我能行吗?”我追问自己。
仔细想想,28岁才读大学,肯定是有点晚了。但是,叹息和抱怨,除了增加白发和皱纹以外,有什么用呢?
我想起了“亡羊补牢”的典故。与其说叹息和抱怨,还不如开始行动。
那段时光,是我工作压力最大、生活节奏最快的时候,但也是自己最充实、最快乐、成长最快的一段时光。每天清晨,我先是早早起来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然后穿越闹市,到达单位开始工作。下班后,把孩子接回送到奶奶家,又匆匆赶到学校上课,这样常常晚上10点钟才回到家。
也许是和自己这种生活的快节奏产生了共鸣,我特别喜欢《金梭银梭》,专门买了一盘磁带,在课间休息时播放:
太阳太阳像一把金梭,
月亮月亮像一把银梭,
交给你也交给我,
看谁织出出最美的生活
金梭和银梭日夜在穿梭,
时光如流水催促你和我,
年轻人,快发奋,
黄金时代莫错过,莫错过
……
这熟悉的旋律,伴随着、激励着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度过了那段难忘的时光。金梭银梭般的节奏,也成为了我们全家生活的主旋律。
三、不能放弃:逃避还是坚持
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对 待困难的态度。放下一切, 才能坦然面对,
亲人们的关爱和帮助,领导和同事们的理解和支持,我更加感到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父母听说课程进度太快,怕我跟不上,立刻给我一台买了录音机;老公自觉承担了更多的家务,买菜,做饭,洗碗,甚至为孩子钉纽扣;小叔小姑,姨姨舅舅,奶奶姥姥,争相帮助我带孩子,给我腾出更多的学习时间;我的领导总是催促我提前下班,不要耽误了晚上听课……
尽管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大家还是对我寄予厚望,使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单位,我都是第一个“大学生”。
艰难的第一学期终于快要结束了,我的心里越来越忐忑不安,越来越害怕。怕什么?当然是怕考试了!我拿自己和班上同学比,越比越没有信心。虽然是同班同学,但是年龄悬殊:“老三届”的同学年龄比我大,人家有扎实的功底;才毕业的高中生新鲜出炉,至少学习的知识还没有忘记……我没有基础,我没有年龄优势,我还有孩子,我没有时间……总之,我肯定不行。
我为自己“不行”找到了一大堆理由和借口,但又觉得骑虎难下:
我甚至想:最好我现在能生一场大病,住进医院,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不参加考试了。可是,身体偏偏“不争气”,健康得不得了,真让我“走投无路”了!
一天下班,路过菜市场,我顺便买点菜。就在我买好了菜准备推车时,才发现我挂在车把上的提包不见了。我的课本和全部复习资料都在里面!
这下子,我本来就不足的信心和我的提包一起,彻底丢失了!我也一下子感到如释重负:我终于为自己逃避考试找到了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第二天上班,我把我的遭遇讲给我的同事听,并且强调了自己的理由,想博得他的同情和理解。因为他也参加了电大的学习。
没想到他对我说:“你这样年轻,又这么爱学习,放弃了实在很可惜。”
“这样吧,把我的课本和资料全部给你,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呀!”
他的一个决定,改变了我的命运。
“那你怎么办?”我不解地问。
“我年龄大了,记忆力也不好,我就不学了!”
我嘴上感谢他对我的支持和鼓励,心里却在暗暗叫苦:这下子,可把我逼上了“梁山”,连逃避都没有理由了!
没有了逃避的理由和放弃的借口,我只好背水一战了。
豁出去了!大不了考试不及格被淘汰!
当自己把一切置之度外的时候,内心反而没有了恐惧和压力,静下心来学习了。
考试结束了,我如释重负。却始终没有勇气去打听自己的成绩。
直到有一天,几个同学看完成绩,一大群人来到我家,说我“真人不露相”。
什么意思?我不解地问。他们兴奋地告诉我,你太厉害了,300多同学中,你考了第三名!
我为自己当初的自卑和差点放弃感到脸红,又暗自庆幸:幸亏我没有放弃,多亏了我的同事对我的鼓励和支持!
从那以后,我的自信心大增,在后来的三年学习中,我一路领先,我发现了:看来我并不比别人笨,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自己付出了努力,坚持而不是放弃,终究会有收获的!
若干年以后,我多次回想起这件事,还在深深地感激那位同事:假如不是那位同事的那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假如在这关键时刻,我放弃了,今天的我,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下岗了?失业了?还是……我的个人历史,家庭的状况,连同佳佳的历史,恐怕都要重写了。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一个人是不可能把连自己都不相信、不愿意做的事情做好的。相信自己,去行动,不着急,不放弃,只要付出了努力,终究会有收获的!
因为,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对待困难的态度!
不光用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上,在对待女儿的态度上,我用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佳佳,妈妈相信你,你肯定行!
四、爱的输出:教育孩子就是做好自己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爱的输入,但是只有爱的输入,没有爱的输出,爱会失去平衡,爱会被扭曲,爱会变成害。父母的身教比言教更有力量。
有一次,一岁多的佳佳在院子里正和一群小朋友玩,突然看到奶奶扶着门框走了出来。奶奶的眼睛因为白内障动了手术,刚刚出院,不敢见强光。
佳佳立刻扔下手中的玩具,跑到奶奶身边,搀住奶奶的手说:“奶奶,慢慢走,奶奶,迈过去……”
奶奶激动地热泪盈眶:“看看我孙女,多懂事!这么小知道孝敬老人!”
我和她爸爸知道后,为孩子高兴之余,也思考着佳佳为什么会这样做?
原来,在奶奶生病动手术期间,我们一家人争相到医院照顾老人,喂饭端水倒尿盆。佳佳也常常跟着到医院去,大人们的一举一动,她都看在眼里,并且模仿出来。
原来,无论我们做什么,背后都有孩子那一双清澈的眼睛在看着我们。孩子的眼睛简直像一台高保真的摄像机,不仅能够储存信息,而且到了一定时候,会表演出来给我们看。我更加懂得了,教育孩子就是做好自己,父母的身教比言教更有力量。
一天, 我下班回到家,佳佳一看到我,立刻把小手背到后面藏了起来。
“什么好东西。给妈妈看看。”她不情愿的拿出来,原来是姑姑给她买的橘子。
再好的东西也要和学会和大家分享。
我问佳佳:“橘子好吃不好吃?”
“好吃。”佳佳回答。
“妈妈也喜欢吃橘子,佳佳剥开橘子,分给大家吃,怎么样?”
“好吧。”虽然不是太情愿,但佳佳还是慢慢剥开了橘子,妈妈张开嘴,等待着佳佳把剥好的橘子“喂”给妈妈吃。
“好吃,真甜!谢谢好孩子!”
从那以后,佳佳无论拿到什么好吃的,总是习惯地先让妈妈咬一口,妈妈也真的不客气地咬上一大口。
渐渐地,妈妈越来越“懒”,不会剥橘子和香蕉,也不会削苹果,总是期待着佳佳分给一半。而佳佳呢,越来越勤劳,越来越愿意把美味和大家分享。
一对安哥拉长毛兔飞速成长,直到我家阳台几乎盛不下它,而且气味令我们无法忍受,我试探女儿:听说,兔子肉很好吃……
女儿立刻警觉地看了我一眼:“你想吃掉我的雪雪(她为小兔取的名字)吗?”
我一下子无语,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可以啊!但是,我要写一篇日记!”
“好啊!你要写什么呢?”我赶紧追问。
“我要写,妈妈是大灰狼,想吃掉我心爱的雪雪……”
我慌忙摇着手:“妈妈才不是大灰狼呢,妈妈根本不会吃掉雪雪!”
天真无敌。我彻底放弃了自己的想法。还是佳佳自己想办法,把雪雪送给了楼下一位老爷爷,雪雪有了更多的同伴。佳佳每天放学去看看它,雪雪高兴地在笼子里上窜下跳。
我们的家经常像个动物园,鸽子、兔子、母鸡,鱼鳖虾蟹,什么都养过,孩子和这些小动物成了最好的朋友。放学回来,她会给心爱的小白兔带回一把青草,星期天,她会带着跟了她6年的大乌龟到小西湖里游泳,回到家里,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钻进鸡窝里掏鸡蛋;鸽爸爸的故事,更是震撼了我们全家人都心灵,成为我们家基本的教育思想……
在和许多小动物相处的美好记忆里,孩子纯真天性中的爱心,得到了释放,学会了关爱比她更幼小、更弱小的生命。
孩子的成长需要接受父母、亲人阳光般温暖的爱。足够的爱的输入,对于孩子健康人格的确立非常重要,但是只有爱的输入,缺乏爱的输出,爱会失去平衡。长大后,冷漠,自私,自我中心,不懂得孝敬老人……这些独生子女的通病,其实就是在这点点滴滴,看似不经意的小事播种的结果。
五、共同成长 饭桌论坛和自行车文学
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孩子给了父母慧命。母亲对孩子的爱和责任,促使我不断学习。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
由于晚上总是上课或者做作业,没有多少时间给佳佳讲故事,我学会了立体地利用时间,在接送佳佳的路上给她讲故事,饭桌上读书或者讨论问题。佳佳说,我们家是“饭桌论坛和自行车文学”。
自行车文学的内容五花八门,有安徒生童话,有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还有我自己小时侯的故事……
佳佳的知识逐渐丰富,思维日益活跃,语言表达流畅,成语典故运用自如。一次,三叔逗她玩,想拔着她的脑袋把她提了起来,4岁的佳佳不紧不慢地问:“三叔,你拔苗助长呢?”
在自行车上,我随便说出三个没有任何关联的词,她马上能组成一个句子,甚至编成一个小故事。比如我说“自行车、月亮、玫瑰花”,佳佳马上就会说:“明亮的月亮挂在天上,妈妈骑自行车带着佳佳,走过一片美丽的玫瑰花园……”
有时刚刚下课,我就把上刚刚学习的内容,讲给她听。有时在课堂上我自己听得似懂非懂,也只管给她讲,至少我自己又复习了一遍。
有一天,在自行车上,我给佳佳讲西周“井田制”,把土地划分成方块,井田之中,有公田,有私田……
5岁的佳佳突然插话:那不是和现在差不多吗?
我吃了一惊。当时,农村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联产承包责任制方兴未艾,但不知道她是怎么把这些和井田制相提并论的。
佳佳总是和我同步学习。我学习外国文学时,佳佳喜欢给大家朗诵泰戈尔的诗: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
花儿的事业是甜美的,
但是,
让我来做叶的事业吧。
叶总是谦虚的,
专心的,
垂着绿荫。”
她自编自演,配上优美的动作,表演出来。
逻辑,这门课对我和同学们来说都是最难的 ,我就用 “老办法”,给佳佳讲。自己不懂的东西,想讲出来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我的学生才4岁。佳佳呢,总是拿着一张纸上画满了大大小小的圆圈,还总是喜欢拿给我看:“妈妈,我给你画的是逻辑圈。”
到后来,我考律师的时候,我们家的饭桌上又充满了法律术语,以致于她和小朋友发生了矛盾都知道去收集“证据”。
吃饭时看新闻,边看边讨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瑞典首相帕尔梅遇刺身亡,总书记举行新闻发布会……这些国内外大事,都成为了我们饭桌上谈论的话题。
我下班回家晚了,一进门,就听到佳佳正在给奶奶讲:“‘挑战者号’爆炸的原因找到了,是火箭助推器的一个密封圈出了问题……”。
这一阶段,佳佳的作文、造句中经常会出现惊人之语。家里墙上挂着一幅美丽的图画,她都能编出一段动人的故事,她甚至都开始尝试着写童话了。
我告诉佳佳:思想是气体,稍纵即逝;而语言呢,则是液体,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只有文字是固体,可以记载、保存和传播。中国有句老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你的想法记下来,等你长大时再回头看,肯定很有意思。
现在翻翻佳佳6岁的日记,童趣盎然。“今天,我们去看哈雷彗星了,哈雷彗星76年才来一次,等我下次再见到它,我都82岁了。”“天空老是黑压压的,为什么不下雨?姥姥给我买的袋鼠式雨衣,又没法穿了!”“天空忽雷闪电,马上就要下大雨了,人们象被大灰狼追赶的兔子一样,飞快地往家赶……”
一个星期六下午,我带佳佳到司法局去。佳佳看着办公室墙上的报插在琢磨:哦,这是宣教科,这个是律师科,哪个是公证科……突然,佳佳提出一个问题:妈妈,谢清科是做什么工作的科呢?
大家一下子笑弯了腰。谢清科是我们局长的名字,更有意思的是,谢局长刚好在我们办公室。他饶有兴致地问:佳佳,你说谢清科是干什么的科呢?
佳佳歪着脑袋想了一会,认真地回答:“我知道了,谢清科就是谢绝吃请的科,就是清正廉洁的科!”
大家哈哈大笑。佳佳的解释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笑完以后,我们在想:为什么大人们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大概是思维定势在起作用。孩子的脑子里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所以才会语出惊人。
三年的电大时光,佳佳和我一块读完。有时星期天实在没有办法,我就会把女儿带到课堂,去年,我突然想起这件事,就问已经做了妈妈的佳佳:现在的孩子都坐不住,你为什么居然能够安静的做一下午,听完四节课呢?
女儿语出惊人:“有什么了不起?我都听懂了!”
孩子的学习潜力和领悟能力往往超出大人的想象。只有一个不断成长中的妈妈,才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长环境。
六、拔苗助长:妈妈也会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妈妈也会犯错误,一旦发现了,赶紧改正,把错误的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妈妈也曾经犯过无法挽回,没有机会改正的错误,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孩子。
佳佳的语言能力确实超乎寻常:4个月会答应,6个月会叫“妈妈”,8个月会说话,9个月会走路,宝贝女儿的出色表现,的确让我们骄傲了好一阵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问题了:佳佳摔倒时,经常会把鼻子或者脸蛋磕破,2~3岁时我还没太注意,一直到6~7岁,都上二年级了,还有一次摔倒磕的头破血流。
我留心观察了别人家的孩子,发现哪怕只有一岁多的孩子,摔倒时也会本能地双手按地,而佳佳每次摔倒,总是实实在在地把整个脸磕到地上。鼻子是脸上最高的部位,自然首当其冲了。
但是,为什么佳佳摔倒时双手不会按地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带着这个问题,到处寻找答案。直到孩子都十多岁了,我才从一份资料上找出了答案——原来孩子没有爬!
我又进一步了解到,孩子学习爬行的种种好处,比如平衡能力、动作协调性、空间方位感等等,这才恍然大悟。难怪佳佳都上中学了,看起来聪明伶俐,却无论如何都不知道东西南北,怎么教都学不会。
原来,因为佳佳学走路太早、太快,根本没有机会学会爬行,直接学会了直立行走,由于超越了成长阶段,所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我明白了:教育孩子就象一张单程车票,没有回头路可走,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父母,没有机会总结经验,同样也犯不起错误。一旦我们做错了,错过了,真的连改正错误的机会都没有啊!
后来,我看到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不管是否认识,我都会主动告诉她们,一定让孩子好好爬,充分爬,因为,爬行,对一个孩子成长太重要了!
这件事也成为了我后来从事家庭教育的一个动因——不想让千万妈妈重蹈覆辙,再犯同样的错误。
佳佳到她的好朋友冬冬家玩,对冬冬家新买的风琴爱不释手。不一会儿,她居然弹出了一曲练习曲。大人们都在夸佳佳聪明,乐感好。
佳佳自己也很得意。回家的路上,佳佳恳求我说:“妈妈,咱们也买一架风琴吧。”
“我们不是计划暑假看大海吗?如果买风琴就不能看大海,你自己选择。”我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她。
佳佳想了想说:“那就买风琴吧!”
“你真的会认真地坚持弹琴吗?”
“妈妈放心,我一定好好学弹琴!”佳佳满口答应。
经过一番商量,终于达成共识。一架崭新的风琴摆进了佳佳的小屋。
刚开始,佳佳还是挺有兴趣的,放学回来,做完作业,就开始练琴。家里经常响起音乐的节奏,我觉得干起家务活都提高了效率。
我们还专门为她请了一位辅导老师,佳佳的琴艺日见提高。
佳佳上一年级了。作业立刻多了起来。她常常要做到晚上10点多才能完成。我清楚地记得,最多的一天,语文作业曾经多达18页。
我一会说:“佳佳,快点吧,都9点半了!”一会又说:“佳佳别着急,一定要做好!”
我自己都觉得自己的要求自相矛盾。
佳佳弹琴的时间明显减少,越来越少。后来,干脆再也听不到琴声了。
我眼睁睁地看着,心中非常无奈——因为我实在找不出可以给她用来弹琴的时间,我也不忍心硬逼着她弹琴而破坏她的兴趣。
我的一位同事来到我家,看到蒙尘的风琴,刚好她妈妈准备办幼儿园,我就让她把风琴搬走了。
没有了风琴,屋子里一下子宽敞了许多,我和佳佳都感到如释重负。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意识到,这件事情我做错了。
我把佳佳叫来,郑重其事地告诉佳佳:“在买风琴这件事上,妈妈错了。你想要风琴,妈妈就给你买,当你不想弹琴时,就允许你放弃。其实,你学不学弹琴并不重要,但是,如果你因此就认为,自己可以随心所欲,想要的时候妈妈就满足你,不想要的时候可以就放弃,那妈妈的错误就更严重了!”
“今后无论做什么,你都要考虑好。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自己要负责任的!”
妈妈没有逼佳佳学会弹琴,但保留了她对弹琴的兴趣,在国外留学期间,住寄宿家庭里,她饶有兴致地跟着女主人学弹琴。去年春节回来,她居然给妈妈买了一台钢琴。
妈妈也是人,妈妈也会犯错误,关键是妈妈错了,也要勇于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让孩子知道错误的危害,我们一起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把错误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孩子也才会信服你。
七、练好翅膀:让孩子自己去飞翔
孩子自己的事,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反而会让他们获得了更大的成长空间,更可以尽情享受克服困难,干成事情带来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女儿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我的时间太少,很多事情我都是交给佳佳自己去做。从会走路起,我就很少抱她,遇到困难,遇到不会做的事情,我不会立刻去替她做,也不会马上告诉她怎样做,而是喜欢说:“自己想想办法了!” 这句话成了我和佳佳的口头禅。
佳佳就会模仿着“小一休”,盘腿坐下,小手在脑袋上划着圈,“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啊!有办法了!”一次,四岁的她居然能够把掉在阳台下面的铅笔刀,用一根棍子拨到楼下,然后下楼去捡回来。
有时,她想出一个办法,我会启发她,再想一个,再想一个……久而久之,佳佳就形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她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己想出三个以上的方法,再从中选出一个最好的。
佳佳6岁时,我们回农村老家,逮回了一对灰鸽。很快,它们成了佳佳的好朋友。挂在阳台上的一只小木箱,就是它们的家。
每天清晨,它们迎着朝阳飞出去觅,比翼齐飞在蓝天上;
突然有一天,它们变得形单影只了。佳佳搬了把椅子,好奇地爬上去看个究竟。
“妈妈!它啄我!”听到佳佳的喊声,我急忙跑到阳台上看个究竟。
只见一只灰鸽稳稳地卧在窝里,瞪着一双警惕的眼睛,浑身的羽毛都竖立起来。
我把佳佳从椅子上抱下来,神秘地告诉她,再过几天,一对小鸽宝宝就要出世了。
正当我们望眼欲穿地盼望着鸽宝宝破壳而出时,悲剧发生了:鸽妈妈飞出去觅食,再也没有回来,不知道变成了谁家的盘中餐。
鸽爸爸义无返顾地承担起了孵化小鸽子的全部责任。它蹲在鸽子窝里,再也不肯离开半步。
我们为它担心,孵蛋消耗这么大,不吃不喝怎么能行?我们想了个办法,就把水和食物给它送到窝旁,让鸽爸爸不用离开就可以够得着。
一对小鸽宝宝终于破壳而出了。它们浑身光秃秃的,双眼紧闭,张着一张大嘴巴,嗷嗷待哺。
鸽爸爸辛勤地飞来飞去觅食,嘴对嘴地把食物填到那两张似乎永远也填不满的嘴里。
但是有一天,又出事了:鸽爸爸跌跌撞撞地栽倒在阳台上,一只翅膀耷拉着,淌着血,它满眼焦虑地望着自己的小窝,但是,却再也没有能力飞上去。
佳佳眼里噙着泪水:“妈妈,咱们帮帮它吧。”
我们找来药水和纱布,帮助鸽爸爸包扎好了伤口,又把鸽子窝拿下来,放到阳台地上,旁边放上食物和水,让鸽爸爸不用起飞就可以照料小鸽子。
小鸽子的羽翼日渐丰满,鸽爸爸的伤口也逐渐愈合,但是,它还是落下了终身残疾,再也无法飞上蓝天。
初冬的清晨,下了一场小雪,佳佳在阳台上大声叫我:“妈妈,快来看!”
我迅速跑过去,立刻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三只鸽子并肩站在阳台上,从体形上看,已经很难分出爸爸和儿女。
只见鸽爸爸用自己的嘴巴啄着,用翅膀推着两只小鸽子,试图把他们推下去。小鸽子极不情愿地挣扎着,趔趄着,一次次被鸽爸爸推下去,又扑打着翅膀,挣扎着爬上来,一次,又一次……
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它是在教它们飞呀!
我感觉自己的心灵被深深的震撼了。
鸽爸爸那博大深沉的爱,让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望尘莫及,自惭形愧。独生子女的父母,在爱孩子上比鸽爸爸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又有几个能象鸽爸爸那样,硬着心肠推出自己的宝贝,让它练好翅膀?
我搂着佳佳稚嫩的肩膀说:“宝贝儿,练硬你的翅膀,无论你将来飞到哪里,妈妈都不会阻拦你。”
后来,当我学习中国汉字的起源时,发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就是一个汉字——“习”,说文解字解释就是“鸟数飞也”,小鸟张开翅膀自己飞。老祖宗的智慧让人赞叹,敬佩。
佳佳六岁上学前班。第一天,我帮助她准备好书包,。把她送到学校。她兴高采烈地跳下自行车就跑,我拎着书包大声叫:“佳佳,书包!”她才想起来背起书包。
第二天,同样的场景又重复了一遍。我突然意识到,如果这样下去,书包就成了我的任务,孩子永远不会养成自立的好习惯。
晚上把孩子接回家,我严肃的告诉佳佳:“你已经上学了,背书包是你自己的事情,就应当自己操心。从明天起,妈妈不会再提醒你了。”
她一下子紧张起来,“我要是忘了怎么办?老师批评我怎么办?我没有书怎么上课?”
“自己想办法。”我平静地告诉她。我已经打定主意,宁肯让她真的忘记一回,让老师批评她,让她自己哭,我也不会替她,让她自己在犯错误中学会承担责任。
我预想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因为第二天一大早,她就自己收拾好书包,背在肩上。即使坐在自行车上,书包放在车前面的蓝筐里,她的手始终牢牢抓住书包。
从此以后,书包的问题就这样一次性地彻底解决了。我学会了把“皮球”踢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成长,父母只可以提醒、引导,不可以替代。孩子也在做事情当中学会了对自己负责,学会了承担责任。
从会走路开始,我们经常带她到农村老家去,让她和农村的孩子一起,到田野里扒红薯,掰玉米;从上小学开始,佳佳就经常自己做早餐,而且还会计算营养成分。初中毕业的暑假,我们建议她到挂面厂车间里体验生活,了解工人的艰辛;到高中毕业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家常饭她都能做。利用假期时间,她甚至还学会了织毛衣、做衣服。成了妈妈的好帮手
八、高考失利: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成长是一辈子的事,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只要你不趴下,往前走,就有可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佳佳小时聪明伶俐,从初中开始,就出现了明显地偏科现象:语文很好,数学很差。
我没有抱怨她,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数学不好,不怪你,怪妈妈。妈妈没有学过多少数学,所有没有把“数学细胞”遗传给你。”
的确,这些年来,妈妈学什么,孩子就对什么感兴趣。我学外国文学,她就会背泰戈尔的诗,我学逻辑,她就拿起一张纸给我画“逻辑圈”,我学法律,考律师时,她和小朋友打架都知道“收集证据”。
为了帮助她提高成绩,我们也像所有的父母一样,帮她报了数学辅导班,为她买了不少辅导书,还尝试着给她请来家庭教师,但是作用不大,起色不明显。
我们楼下有一位妈妈,一看到我就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我儿子为什么总考第二,不考第一呢?”
我劝她:“知足吧,我要和你一样,早该跳楼去了!我家孩子总考第40名,我怎么觉得,我的孩子,除了数学不好,哪都好!”
在妈妈的肯定和鼓励下,孩子总是一脸阳光,盲目自信。
每次考试之前,佳佳总是“放心吧,没问题!”但是考试以后,又抹着眼泪告诉我:“妈妈,数学还是没考好!”
我真的没“招”了。就告诉她:这个世界上有许多职业,实在是数学不好,咱们可以“扬长避短”吗!
无论我们如何乐观,无论女儿如何自信, 可是高考无情。尽管佳佳竭尽全力,但由于数学成绩拉分,只考上了一所中专。最终,她自己选择了法律专业。我高兴地说:“太好了!妈妈后继有人了!”
在读中专的同时,佳佳还参加了自学考试,拿到了大专毕业证,并且经常利用星期天外去打工,锻炼自己。毕业后,佳佳如愿以偿成了一名律师助理。就在这时,一件偶然的事情,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有一次,我和佳佳在逛超市时,来了一群外国人。值班经理就拉住佳佳,要她当翻译。
佳佳硬着头皮,过去和那几个外国人交谈了起来。
回到家后,她倒头就睡。等到第三天时,佳佳对全家人大声宣布:“在我的英语没有学好之前,我不忍心再看见外国人!爸爸妈妈,我要学英语!”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成长也是一辈子的事。我们支持你!”我们明确表态。
参加了一个英语强化班三个月的学习后,佳佳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爸爸妈妈,我要出国!”
“不行!”我想都没想,立即坚定地、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的回答。
“为什么?”佳佳问。
“第一,出国需要很多钱,而你爸爸妈妈都是公务员,没有很多钱;第二,出国的事情本来就很复杂,更不知道以后路在何方。”我一口气说出了充足的两条理由。
“爸爸妈妈,教育是投资,不是消费,而且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没钱没有关系,现在可以借钱,将来我自己来还。”女儿开始“教育”我们。
“再则,从小到大,我都是按部就班,一个台阶也没有超越过。我现在还想读本科,可等我本科毕业了,本科生会过剩;等我再去读研究生时,研究生也已经遍地都是,那我什么时候才能出类拔萃呢?我应当为自己选择一条捷径!” 佳佳开始给我们讲起道理来,而且口气也很坚定,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非去不可。
佳佳一鼓作气, “第三,你们不知道办理出国留学的方法和流程,我知道。因为我们班所有的人都是为了将来准备出国才来强化英语的,我已经跟着他们去拜访过中介了,需要准备什么资料,办手续有哪些流程,我都了解过了。”
佳佳的一番话,让我心头的坚冰开始渐渐融化开来,我心中暗暗敬佩。
“爸爸,妈妈,你们想想,不就是4000元钱的前期办理费用吗?如果没有办成,咱们就当这钱丢了,打水漂了,不要了;如果办成了,我是不是赢得了一次机会呢?”女儿又乘胜追击。
我和老公最终被女儿彻底说服了,我们当即决定:同意并支持女儿的选择。此后,佳佳自己先后去了三趟北京,十多趟郑州,所有的材料都是由她自己准备的,我们只是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因为,我们相信她的能力。
几个月后,女儿终于如愿以偿,梦想成真。她像一只羽翼丰满的小鸽子,扑扑翅膀,飞到一万多公里以外的异国他乡,开始了她的留学生涯。
九、扬长避短:阳光女孩独自闯天下
妈妈说的那么正确的话,原来只对了一半!我以为是给她自信,没有想到是一种负面的强化!当她克服了对数学的恐惧以后,她的潜能就象火山一样迸发了出来。
20岁的独生女儿象一只羽翼丰满的小鸽子,扑扑翅膀飞走了。这一飞,就是10000多公里;这一飞,就是1000多个日日夜夜。
好在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我知道了佳佳很快适应了异国的生活,最短时间内过了语言关;了解到了她学习一边打工的紧张生活;得到的消息,总是佳佳学习成绩一路领先,捷报频传;看到的照片,蓝天白云下的佳佳永远是一副乐不思蜀的笑容;听到的声音,也总是乐观自信:“妈妈,您放心吧,没问题!”
天涯,就在咫尺,感觉不算太遥远。
一天,我们在网上聊天,佳佳说:“妈妈,我要报专业了,给我一个建议吧。”
“文科都有什么专业?”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妈妈,我要学金融。”
“有没有搞错?你根本都不识数,怎么会学金融?”我诧异了。“那可是天天要跟天文数字打交道啊!”
“妈妈,那是教育的误区。”佳佳平静地说。
“此话怎讲?”对于教育的话题,我总是饶有兴趣。
“当周围所有的人都说我数学不好的时候,我对数学就有一种恐惧感,说老实话,上数学课的时候,我都在底下偷偷地看世界名著呢!”我这时才明白,原来数学不好,是因为根本没有去学!
“来到这里,老师告诉我,你不是数学不好,而是计算不准。计算不准没有关系,有计算器啊!”
佳佳接着快活地说:“哈哈,再也不用计算了,我好开心啊!妈妈,咱们算得再准再快,谁能算过计算器呢?”
“老师又说了一句话,我才彻底不怕了!”
“什么话?”我问。
“数学不仅仅是计算,而是用逻辑思维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一听,更高兴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我的强项啊!”
当她克服了对数学的恐惧以后,她的潜能就象火山一样迸发了出来。她选择了金融专业,不光门门功课全优,提前一年毕业,而且边学习边勤工俭学,还把自己学到的金融知识用到投资理财,用她自己的话说,“又省钱又挣钱”。
好长时间,我对这个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不止一次的问佳佳:“数学不是连贯性很强吗?你用中国话,用你的母语都没有学好,你怎么能够用英语学得那么好呢?”
“基础固然重要,但是关键是看自己愿意不愿意学。你真正学进去了,高度的知识可以覆盖低度的知识。”佳佳反问我,“妈妈,你不是初中、高中都没有上,直接就上大学了吗?”
当我后来研究家庭教育中,才恍然意识到,我一直认为说的很正确的话,原来只说对了一半。
“除了数学不好哪都好!”妈妈天天的强调,除了给了她鼓励、肯定和自信以外,又在天天进行负面的强化——“数学不好”,成为佳佳的“数学恐惧症”的一个动因,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其实平心而论,这个判断背后掩藏的是,妈妈骨子里对数学的恐惧。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当我从《弟子规》中读到这些的时候,深切感受到这不是规矩而是规律。
父母的态度和语言在孩子的成长中是何等重要。为人父母,不可不慎啊!
紧张的学习之余,她自己去找了份工作——到一个餐馆去洗碗。留学生喜欢找中餐馆,她却偏偏要去外国人开的餐馆——她告诉我们,她要强迫自己,暂时忘掉中国话,要学会用英语去思维,给自己营造一个彻底的英语环境。
那个阶段应当说是相当艰难和痛苦的。佳佳在电话里有点困惑地问我:“妈妈,我现在好象不敢开口了。会不会像“邯郸学步”那样,将来英文说不好,中文也不会说了呀?”我告诉她,肯定不会的,中因为文是你的母语。再坚持一下,就可以突破瓶颈。
第一次打工没有经验,签合同时一时疏忽,约定“每天工作时间5-10点,干完就下班”。
晚上10点种,所有的人都下班走了以后,佳佳发现:那么多的碗,堆在水池里,象小山一样等着她去清洗。
当佳佳第一次放假回来,讲起她的打工故事 ,姥姥听的眼圈都红了,急忙问:“佳佳,你哭了吗?”
佳佳笑着说:“哭,得有人看呀!没有人看,我才不哭呢!”
我直截了当地问:“佳佳,你是不是还那样盲目自信呀?”
佳佳说:“我现在哪儿敢盲目啊,只剩下自信了!”
“佳佳,你是不是光报喜不报忧呀?”我们不免有点担心。
“离的这样遥远,报忧你们也是‘鞭长莫及’呀!还是我自己克服呢!你们放心吧!”
十、深入探究 教育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
佳佳出国留学转眼三年了,在那边究竟怎么样学习和生活,远隔万里,我们得到的信息真的是“凤毛麟角。”于是,我飞到了南半球去看望女儿。
在国外的三个月里,我接触了不少留学生,到校园里观察,甚至和他们一起去打工;我也和国外的孩子、大学的老师交朋友,和他们聊天、交谈中了解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把东西方文化和东西方教育在心里做一个比较,也想找到自己心灵深处问题的答案——在培养教育一个孩子的过程中,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作为父母,我到底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
我发现,到了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里,原来在国内上的什么样的学校,考了多少分,都不是太重要了,最基本,最重要是是三种能力:
首先,是生存能力
当孩子远离父母,远离亲人时,如果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就会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痛苦不堪。从小在家受到过度保护的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住在一个陌生的家庭,语言表达能力又非常有限,首先会遇到生活上的困难。
有的小留学生需要妈妈打越洋电话叫他起床,还有一个孩子想吃妈妈做的卤面,买张机票飞了回来……一些半途而废的留学生,不少人都是这“第一关”无法过去。
如果住在寄宿家庭,实在吃不惯人家的饭又说不出来,想自己去买吃的,不光花钱多,由于认识的字有限,拿着钱也未必能买得到好吃的东西,只好挨饿。
一个小留学生睡到半夜,实在是饥肠辘辘,难以入睡,就起床到冰箱里自己找吃的。拿出一节粗粗“火腿肠”,切下几片,狼吞虎咽下去,觉得味道不太对。直到几个月后,学会到超市去买东西了,才发现自己吃的原来是“狗肠”!
佳佳从小在家练就的生活和生存的本领,在那里几乎全部派上了用场。她一个月就搬出了寄宿家庭,用她的话说:“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自己租房,自己做饭,又方便,又好吃,还省钱。在网上聊天,佳佳告诉我们,她请几个韩国、日本同学到自己家里包饺子,烙葱油饼,大家对她的厨艺交口称赞呢。
其次,是学习能力
国外的大学连围墙都没有,学习几乎完全自主。你只要考过了语言,其他的一切都要由自己选择和打理—— 自己选择并申请学校,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自己去买指定的教材,根据自己所选专业,自己排课程表……总之,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独立完成。
我到了那里才知道,为了合理安排课程,佳佳认真研究了一本厚厚的《课程说明书》弄清楚了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先后顺序,她曾经在分布在三个城市中的三个校区辗转,假期都没有休息,才保证了学业能够提前一年完成。
在这里,自主学习成了学习的主旋律。没有人督促你,也没有人要求你,学习与不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比学习成绩重要,关键是看你想不想学习,会不会学习。
最重要的,做人的能力,也就是基本的价值观
在那个开放、自由的世界里,赌场是开放的,妓院是合法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基本的价值观,他的生命就没有了根,就会分不清是非黑白曲直,缺乏起码的判断能力,就会迷失方向,随波逐流。远在万里之外的父母把辛劳挣来的血汗钱省下来,被他们拿去赌博,泡妞、飚车,甚至被骗……直到被挥霍一空,学业也没有完成,更惨的甚至人财两空。
一个小留学生住在寄宿家庭,看到二手车便宜的令人难以置信,就不吭声买了回来,经常背着监护人出去飚车过把瘾。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惨剧发生了,他的车撞在一棵大树上,车毁人亡。
他的父母悲痛欲绝:“没有想到,我把儿子送到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却在这里送了命。”他甚至想追究监护人的责任。
监护人说:“当我知道他不满十八岁时,就严格禁止他开车,但我不知道,他不满十八岁,哪来的驾驶证?” 父母哑口无言。
记得有一次,我参加了一次语言学校的课堂,那天刚好是中秋节,快要下课时,我提醒那些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今晚一定回家要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
他们不解的问“为什么?”
我告诉他们,今天是中秋节,爸爸妈妈都在期待着你们。
“啊,月饼节还这么重要?”他们的回答让我吃惊。也许,中秋节在他们脑海里,没有“孝道”,没有“每逢佳节倍思亲”,有就是个吃月饼的日子罢了。
后来,一些朋友的孩子想让孩子出国留学,我会把自己的这三点心得分享给他们,让他们权衡利弊,做好准备。
说多了,就会经常琢磨,突然顿悟——岂止是出国呀,我们培养教育孩子,如果有了这三项基本素质,无论孩子走到那里,都可以放心了。
经过不懈的努力,女儿终于门门功课全优,提前一年毕业。隆重而又热烈的毕业典礼我没有能够参加,只有在万里之遥给她发去短信祝贺:“无论你在天涯海角,你永远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和自豪!”
女儿回复:“谢谢爸爸妈妈,我是站在你们肩膀上!”
十一、选择我 最小的风险,最大的回报
我的工作经验虽然没有你们丰富,但我找工作的经验比你们丰富多了!
女儿出国留学回来了.
像一只羽翼丰满的小鸽子,独自飞到了遥远的地方,在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之后,终于又回到了自己的温暖的老家。
她在家里整整睡了两个月懒觉。感慨:“家,可真是个好地方啊!吃饭有人管,睡觉有人管,油瓶倒了都可以不扶!”
一个20岁的小姑娘,离开家乡父母,独自在一个语言、文化完全不同的国家学习、生活、工作,这其中会遇到多少难以想象的困难啊!
这不光是对她的意志、能力、品质的考验,也是对我们家庭教育的成败得失的一次全面检验。
值得欣慰的是,她坚持过来了。
就在女儿准备回国之前,我们曾经通过电话。我说,“现在网上天天在炒做什么“海龟(归)变海带(待)”,你感觉怎么样?“
女儿还是一如既往的自信:“谁爱海带谁海带,反正不会是我!”
终于,她睡够了,睡醒了,精心为自己设计了一份简历。
这就是我
我叫佳佳,是MASSEY UNIVERSITY金融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我出生在汉魏故都许昌,在亲人们的关爱中,在渴求知识的氛围中,我接受了良好的早期教育,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和少年。
高中毕业后,我上了中专和大专,系统地学习了中国法律。我利用每个假期,到法院去实习,毕业后,我在律师事务所工作了近一年。作为一名助理律师,我接触了刑事、民事、经济各类案件,跑遍了基层法院和法庭,会见了不少案件的当事人,起草了上百份代理词、辩护词等法律文书,这段经历使我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我的观察、分析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如果我的生活轨迹不发生变化,我也许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律师。但追求卓越的天性促使我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希望自己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知识,我选择了出国留学。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如愿以偿。
我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勤奋学习,经常泡在图书馆里刻苦攻读,抓紧时间上假期学校;我利用业余时间打工,尽快熟悉语言、了解社会。大学期间,我系统地学习了宏观经济学,投资分析,风险管理,国际金融,银行学,会计学等全部课程,取得了MASSEY UNIVERSITY经济学学士学位,主修金融。
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管理自己、管理时间。在学习上,我统筹考虑,科学安排,用两年时间读完了三年的课程;我还尝试着学以致用,把金融专业知识应用到个人理财当中去。
毕业以后,我在金融公司做外汇交易员,我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客户买卖外汇,给做外汇按金交易的客户提供基本面经济形势的分析预测,以及技术层面的操作指导。认真勤奋和虚心好学的品质让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熟悉了外汇交易的全部流程,真正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践,我发现我的细心和高效率非常适合金融工作。
我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中国文化的背景和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了解,中国的法律和国际金融的双重专业,组成了我复合型知识结构;律师岗位的磨练使我善于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再加上我具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态度,相信经过不长时间的实践,我就能很快进入角色,胜任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封面上,有她学校的校徽,自己的毕业照片,还有一句醒目的“广告语”:“选择我,最小的风险,最大的回报!”。
准备出发了,她拉着行李箱,潇洒地对我们挥挥手:“爸爸妈妈再见,我要找工作去了!”
“去哪?”我们早已习惯了她的自作主张。
“去上海。”她胸有成竹。
“为什么去上海?”
“上海是经济中心,金融中心,我学的是金融,当然应当去上海了!”
“去上海哪个单位?”我们想知道她的理由。
“大公司总部。我要当大河里的小鱼,这样,我会有比较大的成长空间。”女儿言之有理。
“好,有道理!”我们一致表示支持。
爸爸还有点不放心,还想给她再交代一些“路上小心”之类的注意事项。
“爸爸妈妈,放心吧。尽管我的工作经验没有你们丰富,但我找工作的经验比你们丰富多了!你们只有一份工作,还是党给你们安排的,我在国外打过15份工呢!”
三天以后,女儿从上海打回电话:“妈妈,找到了!”
原来,她一到上海,就买了一张招聘报纸,发现了她最希望去的那家大公司正在招聘,而且有几个职位比较适合。她立刻就近找了一所网吧,上网详细了解了这家公司的情况,从公司现状,到创业历程,从企业文化,到战略思路,都做了一个全面了解和认真的分析,她甚至到公司对面的餐馆里,听听员工们对公司的态度和评价。
做好了“功课”,她给招聘处打了一个电话,要求上门送简历。因为她知道,大公司每天不知道要收到多少份简历,成功率非常低,要想应聘成功,最好能亲自见到老总,起码也应当见到人力资源经理。
她把简历送到招聘处,想方设法见到了人力资源经理。兴致勃勃地和人力资源经理聊了40分钟。晚上,她找到一所网吧,给人力资源经理发了一封e-mall。
信中写道:“今天,我们谈得很愉快,但我觉得意犹未尽。您多次谈到稳定性的问题,我想,任何公司都不会愿意用一个超级稳定庸才;我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生存,但我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喜欢公司的工作氛围,上海也是我最喜欢的城市;还是我那句话,选择我,我给公司的贡献肯定会大于公司对我的投资;再者,我这人很执着,你这次如果不要我,下次招聘会上,你准还能见到我!”
第二天上午,她就接到了电话,公司副总亲自面试了她,就这样,她超越常规地被这家大公司总部录用。
刚刚工作的第一个月,她就被任命为项目经理,三个月试用期满,和她一起进公司的员工都是“转正”,她却直接被提拔到管理岗位。年终考核时,她的评价为“卓越”,而这种结果,在新员工中是绝无仅有的。几年的成长,出乎所有人都预料,“不识数”的孩子,居然成了金融专家。
最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无论做什么,她都很投入,很快乐。她不仅仅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十分出色,也非常热爱生活。在喧闹的都市,繁忙的工作之余,她能以欣喜的眼光,发现路边的第一朵迎春花开了。现在,她建立了幸福的小家庭,自己也做了一个快乐的妈妈。她独到的眼光、果断的决定、超人的勇气,积极的心态,都让我们为她感到自豪和骄傲。
十二、心想事成 妈妈的梦想也一一实现
人生就是自作自受,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只要自己有梦想,去追求,去行动,终究会“心想事成,梦想成真”的!
当我以优异成绩从电大毕业时,从工人转为国家干部,我又有了一次重新选择职业的机会。一个埋藏在心底多年的童年的梦想又被激活了。
我上小学二年级时,曾经看过一场电影——《风暴》,是“二七大罢工”的故事。施洋大律师身着长衫,长发飘飘,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在法庭上为工人伸张正义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当时我就想:我将来要成为他这样的人,我长大了,也要当律师!
但是,等到我参加工作时,我们国家连律师制度都取消了许多年了。我的律师梦似乎连我自己都给遗忘了
电大毕业那年,我们去搞社会调查,走到重庆歌乐山脚下,曾经路过西南政法学院门口。当时,我深深地往校园里望了一眼,一种强烈的愿望在心中升起,我对佳佳说:“什么时候,我能到这里来学习就好了!”
这么多年,虽然自己也圆了“大学梦“,但都是没有围墙的大学,真正大学生活对于我,似乎是那么遥不可及。
电大毕业后,循着我的律师梦的指引,我到了司法局工作。一进去,就发现自己是“外行”,不懂专业。 好在电大3年,我学会了学习。我又开始了自学法律。当我听说有一个研究班将要在“西南政法学院”举办时,多年前的那一幕一下子在我面前鲜活起来。
“李主任,我想去西南政法学院学习!”我当时就给省司法厅研究室主任打电话。
“你怎么不早说呢,全省只有一个名额,已经分给商丘了。”研究室主任遗憾地告诉我。
我不甘心,当时就冲到火车站,登上火车,直奔省司法厅。
两个小时后,我出现在司法厅的办公室里。
主任见到我,一脸惊讶,他怎么没有想到我会这么快赶过来。
“你真的非常想去学习吗?”他问我。
“当然了!我想干好工作,光当外行怎么行呢?”
主任被我打动了,答应再帮我想想办法。他拿起了电话,直拨司法部。
我这时才知道,这次学习,是司法部举办的研究室人员培训班,每个省只有一个名额。现在,各省的名单都已经报齐,只有西藏还暂时空缺,在主任的再三请求下,这个名额被“挪用”给了我。
我不知道世界上是否真的有“心想事成”这样的好事,如果有,就是被我碰上了,不,是被我争取到的!
这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其实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如果没有得到什么,千万不要怨天尤人。如果自己明确了目标,并且不懈地追求,终究会“心想事成,梦想成真”的!
我为梦寐以求,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兴奋不已。却又有些放心不下佳佳。她刚刚升入3年级,学习任务也很紧,家长还必须担负起批改作业,陪读等艰巨任务。我这一走一学期,会不会耽误佳佳的学习?
权衡再三,还是我原先的理论:如果我没有时间辅导佳佳,至少我还为她做出了不断学习,终生学习的榜样。佳佳和他爸爸都对我的学习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34岁那年,我第一次走进了真正的大学校门。
大学里校园里,与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为伍,我忘记了自己的年龄;知识渊博,仗义执言的专家学者,让我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丰富的图书资料,使我如入宝藏,如饥似渴;浓厚的学术氛围,我象辛勤的蜜蜂采蜜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汲取知识的机会。
给我讲课的老师,都是西南政法学院最优秀的专家教授,后来,我从给党中央讲法治课的名单上都看到了他们的名字。因为是研究班,讲课用的是浏览式学习的方法,信息量很大,听起来非常“过瘾”。但是,由于我过去不是法律科班出身,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法律,所以,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教室里,每天我总是第一个到,图书馆里,我每天都潜心阅读到关门。为了探究法的本质,我精读了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并且摘录了大量的经典理论,写下了厚厚的读书笔记。
我在信中经常给佳佳讲我的见闻,我的学习,我的感悟,我的体会。有时,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天上没有太阳,水中没有水垢,地上没有自行车……”问佳佳这是为什么?
佳佳自己一时难以回答,就查资料,问别人,然后给我回信:“天上没有太阳,因为是雾都;水中没有水垢,是因为水质软;地上没有自行车,因为是山城……”
后来,我以全市第四名的成绩考取了律师资格,童年的 “律师梦”也终于“梦想成真”。
我发现母亲的自身成长、事业成功和培养、教育孩子并非必然矛盾对立,顾此失彼的,而应该是顺理成章,甚至相辅相成、相促进、互为因果的。
因为,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父母自身成长的过程。和孩子一起成长,本来就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宝贵、最快乐的时光。而我自己精神生命的成长,恰恰都是在做了母亲之后。
十三、开始反思:教育孩子是一张单程车票
教育孩子是一张单程车票,一旦我们做错了,就没有改正的机会,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任何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
当女儿一步步从优秀走向卓越时,连看着佳佳长大的亲朋好友都感到意外,他们经常问会我:“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我总是毫无保留。我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读书的心得全都告诉他们,目的是——我的经验你可以借鉴,我走过的弯路你不必再走。
比如“拔苗助长”的故事,“鸽爸爸”的感悟, “数学不好”的负面强化,“半途而废”学弹琴的启示……
尽管在外人看来,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似乎取得了成功,但当我们反躬自问时,发觉还是犯过一些不可挽回的错误。一次次地重复和强化,促使我更加关注家庭教育。
当我从央视《东方时空》栏目里看到,在我们附近一个县城高中发生了一起少年杀人案。一个回读的高中生,残忍地杀害了班上的一个女同学。当我以一名律师的身份主动为他提供法律援助时,我想更加深入地探究,一个众人眼中的“好孩子”,为什么会变成杀人犯?
学习的压力,经济的困难,给他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性格内向,与父母、同学缺乏沟通,导致这些压力无处宣泄;网络的诱惑,不良书籍的误导,成了他实施犯罪的教唆犯;而他自己没有基本的价值评判标准和起码的自控能力,则是悲剧发生的真正内因。
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悲剧也许可以避免。我坐在看守所门前的地上流泪,为两个年轻生命的陨落而惋惜。我在想,我们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一个18岁的公民,为什么不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一个读了13年书的学生,为什么连一点最起码的人性都没有?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各自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反观我们的周围,有多少困惑的家长,有多少迷途的孩子?谁来帮助他们排忧解惑?
我发现,任何成功都无法弥补在教育孩子上的失败!因为,教育孩子是一张单程车票,没有回头路可走一旦我们做错了,连改正错误的机会都没有啊。
我想和更多的家长探讨这个问题,于是,打了七八个电话给朋友:“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教育孩子的问题好吗?”没有想到,回话居然众口一词:“太好了,能不能多带几个人?”
当晚,来了三十多个人,把临时借用的会议室挤得满满的。
我把自己教育孩子的体会和读书的心得与大家分享,还没有说完,就有人急切地问:“下次什么时间开始?”
从大家焦虑的眼神中,我读出了她们对家庭教育的强烈渴望和需求。我自己给这第一次的尝试命名为“快乐妈妈读书会”。
我开始帮助那些困惑的家长,帮助那些迷途的孩子——离家出走的孩子,上网成瘾的孩子,厌学的孩子,撒谎的孩子,叛逆的孩子,早恋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过不少困难,这促使我不断学习,研究教育规律,积累经验。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这样不行:教育一个孩子的经验不可复制,一个偶然因素的改变,就改变了女儿的生命轨迹;教育一定是有规律的;况且,找我寻求帮助的家长越来越多,而我一个人单打独斗,能力、精力、时间是有限的,即使我一天到晚不停地讲,又能帮助几个人呢?
怎样才能帮助更多的家长走出教育的困惑,体验教育的快乐呢?我开始了寻找之路。
十四、苦苦寻找:在《发现母亲》中读懂母亲
王东华老师发现了母亲,我发现了《发现母亲》。在熟读数遍,我心灵震撼的同时,我下定决心,一辈子从事母亲教育,帮助千千万万的家长们寻找最好的教育方法!
我放下了所有令人羡慕的职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采众长,汲取精华。
我苦苦寻找,为千万的妈妈寻找最好的教育方法,寻找一个家庭教育的平台,寻找先进、有效、容易操作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寻找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加入这份崇高而又伟大的事业中来。
我不断学习。凡是能够找到的教育书籍,我都毫不犹豫地买下,如饥似渴地读书;凡是能够听到的家庭教育报告会、专家讲座,我都认认真真地听讲,但凡是能够找得到的家庭教育专家,我都想方设法去拜访……
我深入思考。潜意识里,我开始从教育的角度去看待一个生命的成长,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反思我们目前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
我在网上搜索,打电话咨询,在书本中感悟,在现实中寻觅……我坚信,凭着自己的热忱和执着,一定能够找到。
2004年春天,我如往常一样到书店浏览,突然,一本名叫《发现母亲》的书让我眼前一亮!我毫不犹豫地把仅有的两本全都买下来,一本寄给了我的朋友;一本自己放在家里,如饥似渴地大声读起来……
“伪劣产品的根源在于伪劣母亲。母亲教育的缺失导致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下降,父母的不合格导致其后出生人口的不合格,导致整个人的不合格。”
“如果一个国家科技文化不发达,那一定是他们的学校教育出了问题,如果一个国家社会风气不良好,那一定是他们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母亲,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当我们走进医院的时候,会感到健康的重要;
当我们走进殡仪馆的时候,会感到生命的重要;
当我们看到瓦砾废墟时,会感到和平的重要;
当我们看到罪恶时,会感到良知的重要……
当我们孩子出了问题时,我们才追悔莫及,感到教育的重要。”
……
振聋发聩,撼人心魄!我把《发现母亲》放在床头柜上,每天都要大声地读上几个章节。
读着读着,我的心一下子被照亮了!
我好像一下子爬到了山顶,一览众山小——我苦苦寻找、冥思苦索的问题终于豁然开朗,我找到了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源头,我找到了系统的理论支撑,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
我激动地在《发现母亲》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王东华教授发现了母亲,我发现了《发现母亲》!。在熟读数遍,心灵震撼的同时,我下定决心,一辈子从事母亲教育,帮助千千万万的妈妈们寻找最好的教育方法!
2005年春天,赏识教育专家周弘老师来到许昌做家庭教育报告会。带着一份期待,一份渴求,我坐到了前排聆听。周弘老师那博大深沉的父爱,撼人心魄的五次觉醒,充满智慧的三字经、小故事,老邻居聊天般平实自然的风格,深深地打动了我,吸引了我。
报告会进行到一半时,我在心里已经做了决定——这,不正是我要找的教育方法吗?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懂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的父母和老师……”
赏识教育切中传统教育的弊端,弥补应试教育的缺憾,揭示家庭教育的误区,围绕家长最困惑的问题,既有系统的理念而又深入浅出,连不识字的老大妈也能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五天后,我南下广州,参加了赏识教育高级研修班,开始了我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
高研班的五天五夜,我和学友们如醉如痴,常常兴奋得彻夜难眠。名师们的教育智慧,犹如润物无声般的细雨,点点滴滴融化了我心头的困惑和迷茫;又如吹面不寒的春风,拂去笼罩在我心头的层层迷雾,只觉得豁然开朗,渐入佳境。
高研班结束了,我意犹未尽,又义无返顾地留下来,参加了赏识教育高级讲师班。
结业那天,在赏识教育研究所那棵飘香的白兰树下,我把自己的心路历程编成了几组“三字经”分享给大家:震撼了——找到了——留下了——融化了——升华了,回家以后,要行动了!
回到许昌的第二天,我在一所郊区小学讲了一场家庭教育报告会。刚刚讲了20多分钟,天空突然下起了雨,我问:“家长朋友们,怎么办?”
大家异口同声:“坚持!”
“你们能坚持,我也坚持!”我被深深的感动了。
雨越下越大,大家只能转移到走廊里,校长给我撑起一把大伞,报告会继续进行。走廊实在站不下了,不少家长就撑着伞站在大雨中,任凭全身都湿透了,也没有一个人离开。
报告会一结束,我立刻就被上百名家长团团围了起来。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妈还拿着从孙子作业本上撕下的一张纸对我说:“老师,能不能留下您的电话号码,下次讲课一定让我的儿子、媳妇都来听!”
晚上刚刚回到家,电话铃声突然想起,一位妈妈急切地声音:“庄老师,请你一定救救我的孩子!”
“别着急,慢慢讲,我会帮助你的!”我安抚着她激动的情绪。
“我的孩子13岁了,不上学、打架、网瘾、偷东西,无恶不作!”妈妈哽咽着,“如果您不能帮助我,我们只好放弃他了!”
第二天,这家三口人驱车100多里从外地赶来。一大早就敲响了我家的门。与父母痛心、无助的眼神形成鲜明的对比,孩子眼神中流露出的是冷漠和仇恨。
我一看这场景就明白,这家人的亲子沟通出现了严重的障碍。于是,我安排父母在我家里看光盘,学习,带着孩子到了千亩游园。
十分钟后,孩子就对我敞开了心扉,毫无保留地诉说着自己心灵的创痛……在我的引导下,爸爸妈妈停止抱怨打骂,开始找孩子的优点,找着找着,一家人的眼泪流到了一起,手拉着手离开了我家。
此后,爸爸妈妈开始学习,学会读懂自己的孩子,接纳自己的孩子,反思自己的教育,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当他们把孩子的问题真正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时,孩子心头的坚冰也在一天天开始融化。终于有一天,孩子主动要求重新回到校园,开始学习了!还悄悄给我打来个电话:“干妈,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学习!”
十五、义无返顾:用爱心行动推动母亲教育
唤醒天下父母,走出教育误区,走进孩子心灵。能够为困顿的心灵点燃一盏希望的灯,我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感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
我把自己的对家庭教育的学习心得,尝试和效果汇报给妇联程主席时,她连声说:“太好了!这是一件利国、利家、利民的大好事啊!”
“娘家人”的支持,使我信心倍增。我当即表态:豁出去了,我愿意免费讲100场。想到爸爸妈妈们期盼的眼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母亲,我觉得自己责无旁贷。
妇联主席关切地问:“一百场,行吗?你多累呀!”
“我自找的,我愿意,我不怕累!” 我坦言。
“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条件?什么支持?什么帮助?”
“什么都不要。给我一个话筒,把家长们叫来就可以了。”
就这样,市妇联牵头,教育局、关工委的支持下,《快乐妈妈爱心行动——百场家庭教育报告会》正式启动了。目的在于:唤醒天下父母,走出教育误区,走进孩子心灵。
启动仪式结束后,我讲完报告刚打开手机,电话铃声就响了起来。
“庄老师,我想现在见下你!”一位妈妈急不可待的声音。
“明天上午行吗?”我跟她商量。刚刚讲完课,的确有点累。
“我女儿早恋、上网、逆反、厌学,两个月都不理我,我今天都准备把煤气罐打开了……”她在电话里放声大哭。
人命关天!我不敢有丝毫犹豫:“那你现在赶紧过来吧。”
十分钟后,这位妈妈带着一脸泪痕来到我家,一坐下就悲痛欲绝地哭诉了女儿的种种问题。
在我的引导下,经过一番交谈之后,她的心情渐渐平静了下来。临走时,我交给她一张光盘,让她和女儿一起观看和学习。
第二天一早,我接到她的电话:“庄老师,我昨天晚上按照你的要求,开始学习赏识教育的光盘,女儿放学回来,也坐下看了起来。看着看着,女儿流泪了,我和老公也都流泪了……”
“太好了!通了!”在为这位妈妈高兴之余,我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原来,亲子沟通才是改变这对母女僵局的开始。
“今天早上,女儿临走去上学时,还说了声‘妈妈再见’!”电话那头,她激动地哭了起来。
此后,我的报告会讲到哪里,这位妈妈总是跟到哪里当义工,有时她还叫上一大群亲戚朋友来听我讲课。甚至,在自己家开的小门店里,她经常开起电视播放教育光盘,顾客来了,就热心地把自己的体会讲给他们分享。一有空闲,她也组织了一群妈妈共同读书、学习,商讨教育孩子的问题和方法。
随着这位妈妈的不断学习和成长,她女儿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女儿不但开始给她写信,倾诉内心,还主动结束了“早恋”关系,静下心来学习……
在为这位妈妈感到欣慰的同时,我的报告会也陆续从学校讲到企业、从小家庭讲到大工厂,其间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支持。他们不断打来电话咨询自己的家庭问题和孩子的成长问题,不少家长还带着孩子,千里迢迢从外地来到我家求助……
每当我拿起话筒倾听他们无助的倾诉,每当看着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神,“唤醒天下父母,走出教育误区,走进孩子心灵”这一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感在我的心头油然而升。
他们会对我流泪,对我敞开心扉,诉说家庭的烦恼与困惑;他们会时常给我打电话,提醒我上网注意病毒,工作不要太累;有时,连离家出走的孩子也没忘记给我发条短信……
当离家出走的孩子回来了,当上网成瘾的孩子开始学习了,当孩子愿意和妈妈说心里话了,当我帮助过的孩子们叫我“干妈”时,我感到更加欣慰、感动和快乐。从他们的眼泪和笑容里,我读出了自己生命的价值。虽然我只有一个女儿,而且远在千里之外,但全国各地的几百个干儿子、干女儿,也成了我无尽的牵挂。
家长和孩子们的需求,是我学习强大的驱动力;他们给我提出的问题,就是我努力寻找的方向。
一个火花可以点燃一个生命的发动机,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能够为困顿的心灵点燃一盏希望的灯,我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感到充满了青春和活力。
此后,一发不可收。我的足迹走遍了祖国大地,从许昌到全省各地,从北京到海南,从新疆到东北,从成都到厦门…… 到现在为止,报告会已经讲了近千场, “快乐妈妈爱心行动”仍然在继续。
十六、走出误区:孩子的问题首先是父母的问题
庄稼的问题首先是农民的问题,孩子的问题首先父母的问题。父母爱孩子,往往重身体,忽视心灵,重分数忽视素质,重自己的面子,忽视孩子的感受。
孩子不愿学习怎么办?孩子胆小、自卑,不快乐怎么办?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怎么办?孩子自理能力差怎么办?孩子逆反,不听话怎么办?孩子上网成瘾怎么办?孩子管不住自己怎么办?孩子早恋怎么办?孩子不和家长沟通怎么办……
太多的“怎么办”,让这些家长们焦头烂额,疲惫不堪。当他们像介绍系列产品一样介绍自己孩子的缺点、毛病时,更是眉头紧锁,泪流满面,甚至嚎啕大哭……他们都向我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做父母为什么这样累?
在为这些家长心痛的同时,我也向他们了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无可奈何、痛心疾首时,又有多少家长能够真正关心孩子、能够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想法,愿意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咨询过程中,很多孩子都成了我的好朋友,他们对我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心里话,每一次我都是耐心的倾听。我发现,在这么多问题孩子中,从小学生到高中生,提起父母,他们说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烦”!孩子们为什么这样烦?
小学生烦妈妈唠叨,爸爸只盯着分数;中学生烦爸爸妈妈每天重复着学习的话;高中生更是烦“和他们没有共同语言,他们根本不理解我们!”更有一个19岁的高考落榜生,直接给自己取名“败类”,当我问他为什么时,他告诉我:“我爸爸天天说我是败类!”
面对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们感到委屈和不解,甚至连老师们都大发感慨:现在当老师太不容易了!孩子不好教,家长难沟通,期望值过高,压力又太大……许多老师无奈地告诉我,为什么我能教好人家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却无能为力呢?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个私营企业老板找到我,诉说他16岁的儿子“简直没有办法治了”——上网、早恋、逆反、厌学……一番诉苦后,这个老板很牛气的掏出一叠钱往桌子上一拍:“我把孩子交给你,你给他辅导数学!”
我也不客气:“你把钱拿走吧,我不负责辅导数学!”
“那你负责什么?”他反问我。
“我负责教育家长。”我平静地回答。
“家长没空!”他还理直气壮。
“你天天辛苦奔忙,到底为了谁?”我问他。
“当然是为了孩子!”
“你的孩子生下来时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
“现在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你说,如果庄稼没有种好,是农民的责任还是庄稼的责任?”
“你说是怨我了?”他开始心虚了。
“你自己说吧。”我帮助他分析:“你的孩子现在还只是个出现问题的中学生,你再推一把,孩子成了罪犯,你就是罪犯的爸爸,你的责任是推脱不掉的! ”
“那我该怎么办?” 他来时的那股子牛气全没了。
“你必须学习,否则会毁掉你的孩子!”我把一套赏识教育的教材递给他,“回去学习吧,找到感觉再来找我。”
“我只有小学文化,从来不看书。”他还在强调理由。
“不会看书就先看光碟,然后再看书。”
他抱着教材走了。一个小时后,我接到了这位爸爸的电话:“庄老师,我看了一张光碟,找到感觉了。”
“什么感觉?”我心中暗暗欣喜。
“第一,我很少和孩子沟通;第二,我一见面就挑他的毛病……”
是的,他终于意识到了庄稼的问题首先农民的问题,孩子的问题首先父母的问题。父母爱孩子,往往重身体忽视心灵,重分数忽视素质,重自己的面子忽视孩子的感受。多少恨铁不成钢的家长,用自己无知的爱,辛辛苦苦,最终,把钢炼成了铁。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尽管成年人的观念很难改变,但是,当他们意识到问题时,为了孩子,更多的家长都愿意改变自己和学习。以教育孩子为切入点,推动父母学习,家庭学习。无论到哪个学校,我的第一场报告会,一定是《走出教育误区,走进孩子心灵》。因为,教育孩子,首先要转变父母观念,观念一变,方法无限;观念彻底改变,奇迹就会出现!
十七、如愿以偿:为千万妈妈找到最好的教育方法
与其等到孩子有了问题再去改造,为什么我们不在问题还没有出现之前就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出一个好孩子呢?
在不停歇地作报告和为问题家庭咨询解答的同时,我开始了家庭教育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我发现,“问题孩子”的出现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原因一定是家庭出了问题,父母出了问题。记得有一位幼儿园园长曾经告诉我,其实孩子刚刚生下来没有多大的差别,甚至有的抱错了都没有发现。但是,到了3岁上幼儿园时,这些孩子们已经是千差万别了!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开始关注幼教、早教和胎教。与其等到孩子出现了问题再去改造,为什么我们不在问题还没有出现之前,就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出一个好孩子呢?改造比塑造要容易的多啊。
这时候,我接到了一个来自厦门的电话,第一次听说了“爱和乐”。把爱心、和谐、音乐和教育结合在一起,胎教早教,配乐学习,舒缓压力,改善睡眠……我认真看了光盘,觉得有道理,但是,会有那么神奇吗?我心里打了一个问号。
我决定从自己开始试验。我买来了一套爱和乐,按照要求,无论学习、吃饭、聊天、睡觉,都让音乐成为我都生活的背景。就这样,一个多月过去了,我发现,自己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再也没有做过梦,而且看书学习不累,记忆力明显提高。
我非常兴奋地拿给我的妈妈听。妈妈七十多岁了,经常被失眠困绕着,还得靠安定药来解决睡觉问题。
“妈妈,据说这种音乐能够改善睡眠,你只管试试!”
“没有声音我还睡不着呢,你再给我弄出点声音!”
母亲被我的执着打动,答应试一试。
三天后,我发现,母亲居然把客厅的一套组合音响搬到了卧室。一个月后,她突然对我说:“从听这个音乐到现在,我一个安眠片都没有吃过!”
真的很有效!恰好,这时我到郑州参加一个培训。一位四十多岁的妈妈抱着一个四个月左右的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这个四个月打的小孩子,总是睁着亮晶晶的大眼睛,非常专注地看着别人说话,从来没有哭过一声。带着疑问和期待,我与这位妈妈攀谈了起来:“您的孩子为什么会如此乖巧、安静?”
“听着爱和乐生出来的!”这位妈妈笑着告诉我。我的猜想一下子得到了证实,果真符合“爱和乐宝宝”的八大特征——总是笑眯眯,提早会说话,喜欢亲近人,夜晚不哭闹,眼神聪慧明亮,脸蛋秀丽可爱,左右脑均衡发展,双手万能……
我决定,立刻飞到厦门,进一步学习和了解“爱和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交流后,我惊讶地发现“爱和乐”的理念跟我非常相似——“为亿万家庭找到最好的教育方法”。用最经典的内容,把握最可塑的年龄,掌握最简单的方法,塑造孩子完美的人生——教育原来如此简单!
我也有幸结识了全球儿童经典教育的推广人王财贵博士、爱和乐创始人陈功雄博士、邱德辉老师、刘从义老师等一批专家、教授。在学习过程中,在与他们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中,我更多地理解了他们的教育智慧,也使自己冥思苦索的问题逐一找到了答案。
我自己开始读经典——从《弟子规》开始,《三字经》《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在经典的世界里,我如饥似渴地从中国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总汲取智慧。
我的讲座开始从中学、到小学、到幼儿园,直到妇幼保健院的孕妇课堂;我讲学的内容也开始延伸,逐渐延伸到生命成长的各个阶段——从胎教、早期教育,到青春期教育、婚姻家庭、亲子关系,一直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临终关怀……
此后,好消息频频传来:
一天晚上10点多钟,一位妈妈兴奋地告诉我, 出生53天的儿子开口叫“妈”了;
走在大街上,一位妈妈兴奋地拉着我的手,告诉我自从开始听美乐、读经典以来,5岁的儿子不爱看电视了,也越来越有礼貌了;
一个高二的女生得了抑郁症,吃了一年的药不见好转,成绩一落千丈,她在日记里写“活着真没意思,不想活了!”我尝试着采取“综合疗法”,让她听美乐,读经典,学赏识。一个多月以后,她的爸爸非要带着孩子来看我。一进门,女孩子一下子和我拥抱在一起。原来,孩子会笑了,药也停了,成绩一下子提高了50多个名次!
随着积累的案例越来越多,我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可以为家庭教育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那就是——听美乐,读经典,学赏识,构和谐。
孩子是一颗生命的种子,让他的精神生命扎根于经典的沃土,亲子共读经典,从五千年的文化中汲取能量,开阔胸怀,提升孩子和家长的气概;有美乐做雨露,潜移默化,润物有声,开启的智慧,开发潜能,塑造人格;父母、老师学习赏识教育,懂得了尊重生命,学会按规律教育孩子,犹如精神生命中温暖的阳光,孩子的健康、快乐,茁壮成长是指日可待的……
十八、妈妈读书:让千万家庭在读书声中走向和谐
有圣母才有圣人,有贤母才有贤人,只有圣贤辈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能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当报告会讲了200多场后,我在帮助家长和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中,不断发现、学习、感悟,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入了。
我发现,周围无数挚爱孩子的爸爸妈妈,正在用无知的爱,破坏好孩子,逼出坏孩子;
我发现,从来不爱读书的妈妈却都希望培养出爱学习的孩子;
我发现,许多渴望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但是面对着浩如烟海的教育理念、方法、工具、操作,往往感到不知所措,无从选择;
我发现,不少妈妈买了一大堆教育的书籍,但是不容易坚持读下去;
我发现,一些妈妈看书时觉得挺好,但是,很难把学到的的东西运用到育儿实践中去;
我发现,一场报告会可以唤醒几百、上千名家长,但大多数人往往是当时激动,第二天冲动,过几天不动;
我发现,只有那些真正开始行动起来,开始读书学习的人,开始自我成长的人,他们的亲子关系才会得到改善,他们的孩子才会真正开始身心和谐,快乐成长。
当我问起一位好朋友,《发现母亲》这本书读了多少时,两年多的时间,她居然还没有读完!这么好的书,为什么读得这样慢?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在过去被“逼”着学习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患上了“读书恐惧症”,根本就没有读书的能力和读书的兴趣!
妈妈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应当责无旁贷的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好妈妈是学出来的,孩子零岁,妈妈也是零岁;好孩子是教出来的,问题孩子一定出自问题家庭;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妈妈,才能够成为快乐的妈妈,优秀的妈妈;
有了快乐妈妈,才有快乐孩子,有了快乐童年,才有幸福人生,有了和谐家庭,才有和谐社会;
当我们把井底的问题拿到山顶上去思考,当我们把树叶的问题从树根上找原因时,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社会问题的根源都出自教育,出自家庭,出自母亲。
一个文盲当教师,肯定会误人子弟,一个法盲当法官,肯定会草菅人命,一个没有驾驶证的司机开车上路,有可能成为“马路杀手”,
如果母亲不爱学习,不懂孩子,不懂教育,那么,会制造出大批的问题孩子,成为社会的隐患——伪劣产品的根源在于伪劣母亲;
教育孩子,从教育妈妈开始!
成年人的观念、行为习惯很难改变,但是,为了孩子,她们都愿意改变,尤其是孩子出问题的时候。
假如说,成立一个“妈妈读书会”,帮助她们解决教育孩子过程总出现的问题,让妈妈们在一起读书,交流经验、分享体会,探讨方法,大家一起快乐成长,一起去帮助更多妈妈和家庭,那该多好啊!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我为自己的发现和感悟激动不已。2007年新年的第一天,在市妇联的支持下,20多位渴望学习、渴望成长的妈妈们,聚集在我家客厅,一起开始了读书和学习。从此,滨河广场东侧就有了一盏不灭的灯。
“有圣母才有圣人,有贤母才有贤人,只有圣贤辈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能兴旺发达,繁荣昌盛。”母亲教育的倡导者王东华老师发来的贺电,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和支持。
全球儿童读经倡导者王财贵博士从台湾发来短信:“热烈祝贺快乐妈妈读书会顺利开展,快乐读书,读书快乐!”
妈妈笑了,春天到了。当妈妈为了孩子开始读书时,她的行为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我们倡导亲子共读《弟子规》,当一个家庭里响起朗朗读书声时,这个家庭开始潜移默化地走向和谐。
“弟子规,圣人训,手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我们读书会的妈妈们倡议:为了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成人成材,让我们的家庭里,用读书声、美乐声、赏识声代替麻将声,广告声,抱怨声。构建和谐家庭,再造书香门第,培养优秀孩子。
十九:扬帆远航:做一个自己快乐并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快乐妈妈
一个家庭养育的是自己的孩子,所有的家庭养育的就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和谐社会,从妈妈读书开始 !
不少朋友不明白:你为什么会从事家庭教育?
在朋友眼中,我算是一个成功者——女儿从一般、优秀到卓越,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老公和我牵手走过30年的人生旅程,家庭和谐美满;我从公务员岗位上退下来,在胖东来公司担任企业文化顾问,企业培训师;此外,我还是一名有资格的职业律师……
“50多岁的人,本来都退休了,该享享清福了,非要到处做家庭教育,那么多家长、孩子天天找你,把整个家搞得像个公共场所,一天到晚不得安宁,你到底是为了什么?” 经常会有朋友这样不解地问我。
我总是微笑着告诉他们:因为我是母亲。
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当第一眼看到一个小生命的诞生的那一刻,我就毫不犹豫、无条件地爱上了她。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经常读不懂孩子,所以,我只有选择了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我先后上了几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学了中文,学了法律,考了律师资格,学了管理,学了策划……虽然,要一边研究如何教育好孩子,还要一边不断工作和学习,但是,日子却过得紧张,充实、快乐。
孩子成人、成才、成功,妈妈的“大学梦”、“律师梦”“妈妈梦”也都一个个“梦想成真”。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有孩子相伴,旅途不再寂寞,有孩子当镜子,我必须检点自己的举止言行,你付出了无尽的爱,她给了你快乐。这就是最好的回报。一路上尽管有过坎坷曲折,但欣赏着一路上的好景色,和孩子一起成长,其乐无穷!
从下决心从事家庭教育、母亲教育开始,我就有一个愿望——做自己快乐有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快乐妈妈,让更多的妈妈体验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这,就是我给自己品牌定位为“快乐妈妈”的原因。
许多女人在做了母亲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孩子身上,希望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自己不想做的事,自己做不好的事,自己没有做成的事,天天逼着孩子去做。自己看电视、打麻将,却逼着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出言粗鲁,却要求孩子懂礼貌……
忽略了学习和成长,导致自己精神生命的停滞,遇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痛苦不堪。孩子用迷茫的眼睛看着母亲,摄像机一样录下她所有的言行举止,心里琢磨:到底是该听她的说?还是应当跟着她做?
当妈妈抱怨孩子不听话时,我就告诉她们:“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家长的话没法听啊!”
我们的“快乐妈妈读书会”,就是想让妈妈们重新体验学习的快乐,重新开始自己精神生命的成长,进而用自己的成长,带动全家人的成长,构建一个和谐家庭,培养一个优秀孩子。
在我们的读书会里,不少妈妈们的成长,大体经历这样的五个阶段的心路历程:
第一阶段:“孩子坐不住,不听话,磨磨蹭蹭,网瘾,早恋,厌学,逆反……怎么办?”——初次来到读书会的妈妈,痛不欲生,泪流满面,眉头紧锁,手指向外,历数孩子的问题和毛病,好像农民站在地头骂庄稼。
第二阶段:“原来是我错了!”——通过初步学习,发现孩子的问题原来是自己的问题,心态平和了许多,开始停止抱怨,反思自己。
第三阶段:“我该读什么书了?”——学习了《赏识教育》,读完了《发现母亲》,和孩子一起配着美乐读《弟子规》《大学》……读了几本书后,突然发现孩子变了,老公变了,周围的世界都变了,尝到了读书的甜头和快乐,开始积极主动地寻求用读书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精神生命的成长。
第四阶段:“我该怎样帮助她?”——有爱心,爱分享是绝大多数妈妈的天性。当她们满怀欣喜地体会到读书、成长的快乐时,看到周围的亲人、朋友和同事,遇到了当年自己同样的困惑,便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故事,体会,热心想要帮助她们。
第五阶段:“爱心播撒,乐满天下”——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一种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超越了血缘和利益,大爱无疆。到了这个阶段,走到哪里,就会把读书会的种子播到哪里。
快乐妈妈读书会一路风雨兼程走到今天,
我们已经总结、提炼了一套完整系统的理念;
我们搭建了一个母亲教育的平台——快乐妈妈读书会;
我们在探索出了家庭教育的系列课程——从生命的源头,直到临终关怀;
我们可以为不同年龄、不同问题的家庭量身定做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总结出了一套的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效果好的操作方法;
我们探索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模式;
我们探索、实践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的项目,开发出《家园共育》、《快乐学习》等项目,收到了喜人的效果;
我们成立了快乐园长读书会。一位妈妈开始读书,一个家庭开始和谐,一个园长开始读书,带领老师、家长们一起读书,几百个家庭开始读书,一方的社会风气悄然改变了……
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了一个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快乐妈妈泛团队。
参加读书会的妈妈们,无论是下岗职工,还是高级白领,不论是校长园长,还是农村大妈,她们每个人都像一粒种子,用自己的热忱和爱心帮助、感染、影响着更多的妈妈。
她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校长、幼儿园长,医生、律师、教师、记者、领导干部,企业家、公务员、家庭主妇、农村妇女……
但是,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她们有一个共同的渴望——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一生幸福;
她们都有一个更高的期盼——成为一个自己快乐并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快乐妈妈;
最近,我们已经为第一批持证上岗的100位快乐妈妈颁发了上岗证。“快乐妈妈”持证上岗,已经不再辩论,而是已经付诸实施了;
山东卫视“天下父母”栏目播出的三八节特别节目“快乐妈妈”,把快乐妈妈读书会的种子播撒到了全国各地;
“天下父母爱和乐快乐妈妈讲习班”已经成功举办了两期,“快乐妈妈读书会”已经在全国不少地方开花结果。
尽管我们规模不大,尽管我们人微言轻,但我们不光说了,我们还做了,我们不光学习了,我们还行动了,我们不光播种了,我们还收获了。
我们希望,通过快乐妈妈读书活动,让全社会知道: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责任最重大,也是最不容易的职业,为人父母应当努力学习,应当持证上岗;
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我们的家乡许昌,在河南,在中国,将会有一千、一万、十万……更多的妈妈们开始觉醒,开始学习,开始持证上岗,开始构建和谐家庭,培养优秀的孩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是我们的希望。
一个家庭养育的是自己的孩子,
所有的家庭养育的就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
和谐社会,从妈妈读书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