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快乐游学之道上(1、2)
走在快乐游学之道上
一、 带着孩子去游学
在每周的快乐妈妈读书会上,妈妈们都在讨论着孩子的暑期生活应该怎样安排的话题。第一期“快乐成长亲子营”刚刚落下了帷幕,许多人觉得意犹未尽,妈妈和孩子们的眼神里似乎还在期待着什么。恰逢北师大沈立博士在昆明升庵祠——徐霞客纪念馆举办《中国经典教育和食育高级研修班》,邀请我过去讲两课。
我灵机一动:带着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去游学,亲子共游,亲子共学,怎么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结交朋友,增长智慧,又游览大好河山,沟通亲子关系,妈妈和孩子一起成长,一举多得,何乐不为?——与沈立老师沟通,老师欣然应允。
我本来是想征询一下大家的意见,没想到一拍即合,争相报名。妈妈和孩子们一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为这次游学之旅提前做功课——谁是徐霞客?谁是杨升庵?为什么他们会青史留名?徐霞客游历,足迹都到过那里?气贯山河,令人荡气回肠的《三国演义》片首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是谁写的?
亲子共游一趟机会难得,不能辜负了大好时光,更不能忽略一路上的好景色:雄奇险秀,世界第三的黄果树大瀑布,路过了不应当错过;西双版纳的吊脚楼,月光下的凤尾竹,大象孔雀的故乡,令人心驰神往……
就这样,由7个大人,5个孩子,共12人的“快乐妈妈亲子游学团”就组建完毕,大家开始打点行装,准备出发。
二、 黄果树大瀑布的前后左右
来到西游记外景地“陡坡塘”瀑布,快乐妈妈们情不自禁地唱起了“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乘扶梯下山,来到仰慕已久的黄果树景区,视野顿觉开阔——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吊桥……让饱受拥堵之焦虑,饱尝雾霾之混沌的人们,顿觉心旷神怡,心如止水。
随着如织的人流前行,转过一个弯,黄果树瀑布惊现眼前,那铺天盖地的气势,震耳欲聋的声音,面对这这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我真的觉得虽然没有“理屈”,但的确是“词穷”了。
还是看看我国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黄果树瀑布的描写,优美精准,堪称一绝。也许,正是由于徐霞客没有数码相机,只能用文字描述千姿百态的风景,也许是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快速”的时代,文字的功能都“退化”了,我只能配上照片,为他佐证,也算是“图文并茂”了!(说明:黑体字均为徐霞客版权所有)
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上看黄果树)
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中看黄果树)
溪底翻崖喷雪,满溪皆如白鹭群飞(下看黄果树);
——注意:“谁持彩练当空舞”的七彩虹,居然在大瀑布的左下角划出一条七彩的弧线,构成一幅最动人的“飞瀑悬虹”。据导游小江说:她做导游两年多时间,这是第二次看到这样壮观的景色。看来,我们运气不错呵呵。
我们随着人流缓缓的流动,尽管艳阳高照,大汗湿衣,但我们依然没有中断“现场直播”,远方的亲人朋友分享了我们的“直播图片”,大声惊呼“颠覆了她们对彩虹的认识”。
据说,黄果树是唯一一条可以“上、下、左、右、前、后”观看的瀑布,远望着烈日炎炎之下,碧绿的山坡上那一缕五颜六色花伞组成的人流,我们曾犹豫了一下,但是,瞬间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穿越“水帘洞”,看看黄果树瀑布背后的风景!
随着拥堵的人流缓缓前行,在炽烈的阳光下,人人大汗淋漓。一步跨进水帘洞里,清凉之气,瞬间浸透全身。近观飞瀑,触手可得,水花沾衣,更能感受“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的气势。洞口钟乳石上芳草萋萋,在千万玉珠滋润下朝下倒长,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不禁感叹自然的造化,万物并生的和谐。
就要离开黄果树了,回首一望,青山嵌玉,美景定格,按下快门,心中长留。
头天晚上到达安顺,已经是夜半时分了。在接我们去酒店的路上,导游依然尽职尽责地为我们介绍贵州“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还打趣说自己是“人丑钱少工作差”,但是一天游下来,不觉心中对安顺,对贵州,又平添了不少好感:
——人心淳朴,导游小江诚恳的告诉我们,18岁以下的孩子都免门票,居然退还我们一千多元钱,比起不少旅游景点强迫购物,处处陷阱,令人防不胜防,真的让我们受宠若惊了;
——环境优美,蓝天白云,红花绿草,青山绿水,洁净的空气,土生土长新鲜可口的食品,在我们许多人看来,居然都成为奢侈品,但在贵州,随处可见,唾手可得,而这一切,恰恰是人们生存、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啊!
临别时,我认真对小江说:“不要说你们贫穷了,有好人,有好环境,你们真的是最富有的了!”